区境内有丰富的谚语,有些是和外县区共有的,有些则具有本地特色,她们充满智慧和情趣,本章按类选录60条民谚如下:
(一)农谚
1、春争日,夏争时。
2、正月种竹,二月种木。
3、懵懵懂懂,清明浸种。
4、惊蛰,犁头直(开耕);春分,乱纷纷(春耕大忙)。
5、清明不浸种,大暑禾唔熟。
6、插田插到立夏,插唔插都罢;插田插到秋,有禾冇谷抽。
7、芒种夏至水流秧。
8、芝麻绿豆,不论春秋。
9、小暑大暑大番茨,立秋处暑番茨奀。
10、七月唔种,八月唔壅,番茨细过脚趾公。
11、七月秋,慢悠悠,八月秋、紧忧忧。
12、会割割禾花,唔会割割禾渣。
13、秧好一半禾。
14、肥仔先肥娘,肥禾先肥秧。
15、大暑凉,饿断肠。
16、雷打暑,冇米煮;雷打秋,迟禾冇得收。
17、上造唔怕雨淋头,下造唔怕火烧天。
18、早禾望白撞,晚造望夜霖。
19、中秋月不明,花生少收成。
20、寒露过三朝,迟早一齐标(禾花标出)。
(二)气象谚语
1、立春晴,担谷上禾坪,立春暗,大水不离磡。
2、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雨。
3、春天寡婆面,一日三时变。
4、三月少,田头揾老表,三月大,担秧过田卖。
5、小满江河满。
6、龙船鼓响,一日三长(指此时甘蔗生长迅速)。
7、未食芒芒粽,寒衣不敢送(收藏)。
8、六月六,岗稔一半熟;七月七,岗稔红屎忽;八月八,岗稔烂垯垯。
9、夏至打雷三伏旱。
10、三暑逢单,插去又插翻。
11、立秋水入涌,浸到白露窿,立秋水出涌,一去永无踪。
12、二八东风大旱天,三七东风水浸田。
13、冬在初,剩无多;冬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冬在尾,卖了黄牛置棉被。
14、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15、云行东,雨无踪;云行南,雨潺潺;云行西,马溅泥;云行北,无雨落。
16、北闪(电)就射(下雨),南闪(电)三夜(后下雨);东闪日头红,西闪雨重重。
17、小寒暖,大寒无地钻。
18、乌云拦东,不是雨就是风。
19、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20、月晕红是风,月晕白是雨。
(三)一般谚语
1、事过难,水过滩。
2、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
3、一个巴掌打唔响,十个巴掌烧炮仗。
4、先苦后甜容易过,先甜后苦实难捱。
5、一样米养百样人。
6、有借有还千百转,有借无还一次怕。
7、争理不争亲,争亲打死人。
8、百艺好藏身。
9、心地无私天地宽。
1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1、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12、白玉蒙尘还是玉,黄铜擦亮不是金。
13、泥塑观音假正经,烂木充梁害倒屋。
14、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
15、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
16、好头不如好尾。
17、有钱不可用尽,有势不可使尽。
18、口贱惹人憎,力贱得人爱。
19、入乡随俗,出水随湾。
20、使口不如自走,动口不如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