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业当中,除了首屈一指的“清远麻鸡”外,接下来恐怕应该算是“清远乌鬃鹅”了。
“清远乌鬃鹅”又称“黑鬃鹅”。其特征全身羽毛呈乌鬃色,从头顶部至颈部有一紊黑色状羽毛苇,翼羽、背羽和尾羽为黑色,腹羽、胸羽为灰黑色或灰白色,喙、肉瘤,蹼为黑色,体重约在2.5至3
乌鬃鹅在清远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逾千年。其分布主要在清城区的附城、洲心、龙塘、石角和清新县的山塘、三坑、太平、迥兰等地。这里属低洼平原区,河涌、水塘较多,极其适宜发展养鹅业。
清远现今的养鹅业均以农户家庭养殖为主。主要养殖有乌鬃鹅、狮头鹅、白鹅、木鹅、马岗鹅等多个品种。近年间,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农户养殖多为生长快,体型大的杂交马岗鹅,而久负盛名的乌鬃鹅由于其个头小,体重轻,经济价值、经济效益较其他鹅种来的慢,从而有千年历史的优良品种乌鬃鹅的养殖,从过去的首位快速下降到濒临灭绝的境地。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市乌鬃鹅养殖最低潮时仅有不到160只。可喜的是,近年间,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在清新县太平镇南北村委会的糖寮村办起了“清远市雁鹅园农牧有限公司”,重点是对濒临灭绝的乌鬃鹅进行抢救性的繁殖,旨在通过提纯复壮,掌握和摸索乌鬃鹅的饲养方法和养殖技术,逐步在全市推广、应用和发展养殖。一年多来,该园已成功繁殖5000多只纯种乌鬃鹅,这对全市今后发展乌鬃鹅的养殖,形成地方农业的品牌优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乌鬃鹅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著称,极其适宜酒席宴请、家庭食用和馈赠送礼,是现今出口和接待外宾的首选。用乌鬃鹅明炉烧制的“脆皮烧鹅”;文蒸的“酸梅鹅”;煎炸的“美极碌鹅”,以及“椒盐鹅头”、“蚝油鹅掌”、“白灼鹅肠”等都是人们极其喜欢食用的菜色。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那遍布市区大街小巷热气腾腾的“鹅乸煲”,更是使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阅读:
乌鬃鹅特色做法——生焖乌鬃鹅
材料:光鹅、大蒜、姜、蒜头、花生油、柱侯酱、酱油、蚝油、米酒、水、片糖、胡椒粉、盐。
做法:将鹅斩件备用。姜、蒜头洗净拍碎备用。烧镬下油,爆香姜和蒜头,下鹅件炒至见油,加入适量的柱侯酱、酱油、蚝油、米酒、水、片糖、盐,慢火焖熟,加大蒜煮开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