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之说,始于宋代宋迪的“潇湘八景图”。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人仿效,以八景评选风景名胜。
(一)清代初年,清远有八景:
1、花尖屏立(太和洞花尖山)。
2、浈水带潆(北江河)。
3、禺峡东旭(飞来峡)。
4、回岐环抱(石角回岐山)。
5、鳌塔回澜(飞水塔)。
6、茂林返照(未明所指)。
7、桄榔挺霄(未明所指)。
8、梧桐疏月(凤凰台即总工会处)。
(二)清代咸丰年和同治年问,重新评定的清远八景:
1、松岗听雨(清远中学所在地)。
2、凤台朝旭(凤凰台工人文化宫对面)。
3、鳌塔晴烟(飞水塔)。
4、仙源飞瀑(太和洞)。
5、笔架看云(笔架山)。
6、峡口春帆(飞来峡)。
7、古寺晚钟(飞来寺)。
8、犀潭印月(飞来寺下西侧,犀牛潭)。
(三)1987年8月清远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清远新八景:
1、飞霞烟雨(飞霞洞)。
2、古寺幽林(飞来寺)。
3、湖滨夜月(东门塘)。
4、禺峡泛舟(飞来峡)。
5、龙潭耸翠(龙须带水库区)。
6、燕岩奇观(桃源镇天马山燕子岩)。
7、银泉春暖(银盏温泉区)。
8、冽江横虹(北江大桥,北江古称冽江)。
2005年2月,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清远八景”的报告》,同意将清新温矿泉、飞霞烟雨、宝晶琼蕾、地下银河、一峰彤云、千年古寺、古塞瑶排、英西峰林确定为“清远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