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的革命老区村庄主要分布在附城镇的石板、高星、新星、莲塘、黄金埔、江埗、新桥、黄茶、长埔、松岗街的沙田、横荷镇的车头、石角镇的马头、飞来峡的文洞、高田、西坑、高塱等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市、县(区)对革命老区曾先后多次进行评划和批核:1957年10月31日,原清远县成立革命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同年10月至12月开展评划老区工作,经省政府批核,其中确定以附城的石板(含横田、老鼠尾、陈屋、李屋、钟屋、姚屋、刘屋、莲塘二队)、洲心的上黄塘(今属横荷车头)为革命红色游击区;1957年10月31日高田的上文洞(含婆坑、大田面、卢屋、下坑村)中文洞(含莫屋、大坪、横坑、牛栏坑、大围、鸭槎、白师寨、白花坪、德贵坪、老屋场、粗石坑、太平坑、毛叶坪、塘角、陆湖、河唇、船坪村)为抗日游击区。1992年4月,区政府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评划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和确定老区乡镇、老区县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和市民政局《关于开展评划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的通知》精神,成立由区政府办公室、区民政局、区老建办、区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清城区评划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领导小组,下设评划办公室,开展评划工作。同年11月9日向市政府写出《关于请求审批评划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庄的报告》。1993年4月29日,市政府在《关于评划确认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的批复》中同意如下村庄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附城镇新桥管理区的丫髻山、下大塘、大水坑、仁禾、江陂洞、何屋,新星的土仓、新围、马颈、杨槽围、虎头岭、棃头岗,江埗的坪山、牛仔架、秀田螺、沙罗底、山塘、黄金埔、园仔角,黄茶的红旗岭,长埔的担水窿、韭菜窿、象牙岭、桂塘、长岗尾,松岗街沙田的上岭窝、下岭窝、上黄塘、下黄塘、上山口、下山口、上田心;1993年4月29日,高田镇西坑管理区:坳下、下坑、上坑、谢屋、马坑、牛皮石、大窝、石犁下、新屋、马屋、黄屋排、田心、江屋、张屋;高田管理区:桐油树、曹屋;高塱管理区:马头山、大坝、红卫、犁头嘴、荷树坝、杨屋、大水坝、坑尾、车坳、竹子迳、分水坳、下谭、新屋、麻竹、上谭、粗石、金骨、泥槽上、东凉厂、冷水、长滩、大围、对面、枫树枥、付蕉、大樟坑;白石管理区:立新、新昌、四方围、木铺、坑口、枫树墩、华堂、红光、石群;石颈管理区:大石古、田心、杨梅斗、飞桥、横塘;旧岭管理区:樟洞、铺背、星子、蕉坑)。同年11月16日市政府在《关于补划革命老区根据地村庄的批复》中批准补划为红色根据地的村庄有附城镇高星的榕树围、荔枝园、古井、南粉、北粉、上春园,新星的高粉头,补划为抗日根据地的村庄有横荷镇车头的明眼塘、下冰塘、飞鹅,石角镇马头的塘寮、陈屋、大屋、广昌、中心、五屋、新屋、中屋、李屋,重新确认因生产需要迁移继续享受抗日根据地待遇的村庄有附城镇新星的新一、新二、新三、新四、新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