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2年(学校布局调整前),区属120间小学中,分布在清城市区的有17间,分布在乡镇的有103间,30间中学(其中初中25间,高中5间)中,分布在清城市区的有5间(其中职业中学1间)。分布在乡镇的有25间(详见本篇第五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一节第一目、第二节第一目、第三节第一目)。分布乡镇的中小学校普遍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小学校均教学班10个,校均学生395人,平均班额36人。129间乡镇中小学中,不足12个教学班的小学61间,初中11间(其中:不足200人的小学25间,初中1间;200~300人之间的小学18间,初中3间;300~400人之间的小学16间,初中6间)。
2002年初,区教育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精神,制订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于下半年开始逐步实施。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撤并12个教学班以下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到2005年,撤并小学37间、初中9间(中小学学生共1.03万人)。撤并后,全区将保留小学93间,约1316个教学班,其中乡镇小学74间,约917个教学班,学生3.41万人,校均12个班,学生460人,平均班额37人;保留初级中学25间,630个教学班,校均25个班、学生1075人,平均班额43人。到2003年底,全区已完成3间乡镇初中、7间乡镇小学的撤并任务,撤并任务完成率为当年计划的100%。撤并的初中分别为:石角三中(并入镇一中)、石角四中(并入梓琛中学)、石角五中(并入梓琛中学)。撤并的小学分别为:附城黄金埔小学(并入附城江埗小学)、横荷大角小学(并入横荷大有小学)、龙塘西泽小学(并入龙塘民平小学)、源潭长埔小学(并入源潭台前小学)、源潭启稚小学(并入源潭联塘小学)、源潭长岭小学(并入源潭联丰小学)、源潭大塘小学(并入源潭积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