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清城区文广旅体局围绕年初计划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亮点与荣誉
(一)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20年以来我区共接待游客650.87万人次,同比-52.7%,旅游收入42.3亿元,同比-54.1%。
(二)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激发行业复苏。随着全域旅游工作的不断深化,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成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重点。6月12日我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全面提振了旅游业信心,激发旅游产业复苏,有力推动了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激发了行业复苏。新增2家3A级景区。
(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建设了3个旅游集散中心、2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10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了158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建成率达100%。在全市率先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八个文化站经过软硬件升级,从原来只有两个一级站,其余4个二级站,2个三级站的情况转变为全部申请为一级站,并通过初评。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间,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四)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荣誉。体育:代表清远市组队参加2020年广东省“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夺得3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并获得团体赛第四的成绩;组队参加“2020年清远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暨清远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我区代表队成绩优异,获得多个第一;组队参加“市长杯”足球总决赛,获得初中女子冠军、初中男子季军的成绩;组队参加2020年清远市“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清城区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文化:选送快板表演节目《扫黄打非上战场》荣获“扫黄打非”春节宣传汇演三等奖;清城区文化馆获得清远市第五届群众艺术花会(音乐舞蹈)优秀组织奖,选送节目《清城记忆》获得舞蹈类节目金奖,《中国风采》获得音乐类节目银奖;清城区文化馆获得第十九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暨2020年清远市第三届广场舞大赛的优秀组织奖,选送的开心艺术团获得银奖;选送小品《灯,亮起来》荣获第十九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暨“脱贫奔康•幸福新农村”展演活动银奖;第十九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暨2020年清远市第五届村歌嘹亮大赛中选送的独唱作品《大有,大有》、《再听一回外婆的童谣》荣获银奖,《深情的银灯》荣获铜奖。
二、党建工作情况
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推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2020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2020年“支部主题党日”学习计划,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支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着重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三、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相关制度的学习,并倡导党员和干部职工切实加强自学,注重学做融合。按有关规范做好会议记录和党支部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工作。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并按规定进行登记、公示、缴存。严密组织,严格程序,顺利完成支部委员会换届工作。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为凝聚型、学习型、规范型、创新型、服务型“五型党支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加强全局意识形态建设,抓住思想引领、政治一致、价值宣扬、舆论导向等关键环节,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氛围。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着力加强纪律规章建设,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以党建促发展、促重点工作落实,让党组织为各项工作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三、业务工作情况
审批工作:办理审批事项47宗,其中新设立场所审批20宗、延续换证18宗、营业性演出2宗、注销变更7宗;“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中获得优秀;报送镇级“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事项服务承诺时间表;完成中介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和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动态调整;指导牛鱼嘴景区和美林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督导故乡里景区AAAA级景区评定性复核工作。
综合执法:今年以来共处理231宗投诉,其中旅游121宗,文化市场46宗,体育11宗,通过我局协调撤诉53宗,处理率100%,处理满意率100%。净化文旅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共出动1119人次,对373家(次)文旅企业进行了督查。其中检查景区102家(次)、旅行社19家(次)、星级酒店家15(次)、网吧122家(次)、娱乐场所144家(次)、游泳池15家(次)。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星级酒店、歌舞娱乐厅、网吧安全监管,强化旅游高峰时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取缔无证经营30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0份。无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体育工作:开展2020年清城区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联合省体育局和市局开展社会足球场地设施的检查评估工作;开展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下拨体育器材到各街镇;举办了干部职工七人制足球联赛、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扫黑除恶•弘扬正气”2020年清远市清城区男子篮球联赛等各类体育竞赛;举办了2020飞来湖第四届公益徒步暨清远市首届路跑联赛,吸引逾2000人参赛;举办了2020年清城区88全民健身日江滨公园健步行活动,吸引近500人参加;2020第三届畅游北江活动,近千人参与了畅游;举办2020年清城区乒乓球公开赛,近200人参与了比赛;组建清远市跆拳道代表队,备战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主办及组队参加2020年清远市“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清城区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完成了2020年度清城区全民健身活动情况调查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旅游工作:出台《2020年清城区全域旅游配套设施奖补方案》,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满足现代旅客的需求;制定《清城区民宿备案登记指南》,规范民宿的经营和管理;发展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清城区花卉田园乡村度假之旅”等乡村旅游品牌,入选为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协助文旅企业提质创A,牛鱼嘴旅游区和美林湖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引进文洞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和清远飞来峡勤天熹乐谷温泉等旅游项目,促进了清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工作:承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2020年清远市清城区“狮舞凤城”第二届舞狮比赛暨龙狮文化展演活动;开展了2020年清城区“疫情下的英雄”成人摄影展和“学习抗疫英雄弘扬敬业精神”少儿书画展;开展了特色品牌活动“开心广场•百姓舞台”20场,服务的群众逾16300人次,参演人数逾1200人次;举办了2020年清远市清城区“扫黑除恶”主题文艺晚会和“全民禁毒”主题文艺晚会,受惠群众逾500人次;举办了2020年清远市清城区“同饮一江水”歌唱大赛清城区海选赛;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7场;举办了16场次“文艺百村行”品牌活动,受惠群众逾4800人次;举办了第六届乡村广场舞大赛;举办了总分馆联动培训48期;举办了免费公益培训10期、免费公益讲座3期、免费公益展览40期、总分馆联动讲座24期、总分馆联动展览48期;少儿粤艺课程送进10所校园,开展戏曲进校园、农村、社区共计38场,惠及群众逾5000人次。
图书工作:今年图书馆藏书量36万册,增加藏书量1万册,订有报刊235种;截至11月,进馆人数4万人次,外借量2万册次,新增办证数量400个,进入电子阅览室人数1500人次;开展读者活动逾350场次,共参与活动人数1.5万人次;建有网站和移动图书馆各1个,点击阅览次数3万次;全年举办展览7期,参观人数近6千人次。完成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基本实现“三个统筹,五个统一”。清城区政府本年度投入总分馆制运营经费约151万元,建立8个分馆,32个服务点,分馆服务点藏书量13.38万册(含总馆调配部分),新增图书0.5万册(含总馆调配部分);图书借阅量1.5万册次;开展总分馆联动活动108场,参加活动人数1.1万多人;帮助服务点开展阅读推广活动64场,参加人数逾3500人次。
博物工作:5月“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西湖广场成功举办,开展“我爱白衣天使”有奖征文比赛,共收到学生征文101篇,评出优秀征文20篇;7月开展20场《清远革命历史展》专题展览送进中小学;与清远电台合作,完成了《清城故事》系列节目共15集的制作,并在清远电台播出,完成了《清城故事》书籍出版工作。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包括旅游用地、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融资、项目审批等政策制度尚未健全。用地指标难落实已经成为制约旅游项目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严重阻碍着清城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旅游资源较好的地区大多被列入农保区或者生态严控区范围,均存在用地性制约,导致项目无法通过立项审批,临时协调难度很大,影响项目正常进度。建议整合资金、土地等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对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一是加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整合分散、效益低的专项经费,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旅发资金投入,集中必要财力向重点旅游项目投放。二是进一步激活旅游用地,优先保障旅游用地指标,实行点状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布局开发,按地块独立供地;国土、农业和镇街等部门,灵活运用政策,协调解决土地问题,落实用地指标;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用地,鼓励农民利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开发经营旅游项目,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整合改造开发旅游项目。
(二)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因场馆面积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比例不协调等,难以达到国家一级馆水平。建议统筹研究增加区文化馆面积并部署落实,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增加编制岗位,增设一个副高级职称编制岗位,招聘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使文化馆、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比例更加协调。
(三)我区目前没有体育馆、体育场、标准游泳池(馆),根据市的要求要建设上述三大场地。建议加快落实建设区体育馆、体育场、标准游泳池(馆)。
五、2021年工作思路
党建方面:向做得好的单位学习抓党建经验做法,创新思维方式和方式方法,以活泼有趣、丰富精彩、接受度高的方式提高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增强学习实效。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探索“党建+文化”、“党建+旅游”、“党建+体育”发展模式,以党建促发展、促重点工作落实,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把党挺在最前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党组织为各项工作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公共服务方面:积极探索旅游集散中心、咨询点与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融合。全力提升区-街镇-村居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人才队伍。抓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积极开展总分馆联动活动和协助服务点推广活动,做好图书采购和流动图书服务等工作,采纳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深入发展。
旅游方面: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以旅促农、精准扶贫,带动乡村振兴,全面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承接清城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试点工作任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市场监管方面:做好文旅企业经营许可申请、审批及监管等日常工作。增强各景区参与创建和升级A级景区内在动力和自觉性,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和产品,不断提升我区旅游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配合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