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
经历了漫长假期和网课学习后
清城学子即将重返校园
学业不能耽搁
但疫情防控也不可松懈
为做好学生返校准备工作
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已储备口罩约95.6万个,测温枪4600多支,各类消毒液、消毒酒精总重量超过44.8吨。现时,全区29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均按标按质建成了“防疫爱心隔离区”,并配备了消毒、防护、检测等设备。
强化校园防疫
◆ 加强制度建设
为做好疫情后的返校准备工作,全区100所中小学校、191所幼儿园未雨绸缪制订防控工作的“两案九制”,包括《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等,着重梳理和完善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尤其是学生和教职工的晨检、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踪、隔离和复课等制度,明确开学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同时,创新性地推进《防控流程图》《晨检流程图》两张指导图片,让各项防控工作流程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为提高校园防疫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清城区全面落实“卫生与健康副校长制度”,为每一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配置至少一名专业医生,指导校园防疫工作、开展专业防疫培训,实现医疗与教育两大系统的防疫联动。充分发挥与公安部门共建的“警家校”安全联动机制,在全区建成“警家校”校园安全护卫队319支,广泛动员热心家长担任护卫队的志愿者,充实校园安全力量。
本轮线上教育,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本土骨干教师精心制作托底资源供全区使用。以广东省教育厅“爱种子”教学实验为契机,让广大教师学习爱种子理念,践行“爱种子”模式。以教学比赛形式,让全区各学校发挥集体智慧,团队参与集体备课,按照“爱种子”教学模式精心制作教学视频供全区师生使用。同时,每周安排适当的课时,让全区所有教师在学习骨干教师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自主制作教学视频给本班学生上课。本轮线上教育,我区通过以赛促教,以点带面,全员参与的形式,让全体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边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边亲身实践,既保障了教学资源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又大大促进了清城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对于网络设备不足等未能有效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清城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企业捐资助学。万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朝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嘉福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凤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向区教育系统捐赠平板电脑共344台,上网卡244张,彻底解决了139名无设备、无网络贫困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强化疫情摸排
为减轻师生感染风险,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清城区教育系统每天坚持对“三类人员”进行摸排,并结合工作实际,把“三类人员”摸查范围从湖北扩展到温州,安排各学校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的方式,先后对全区15129名教职员工、145650名中小学生和46937名在园幼儿进行深入摸排,全面掌握师生信息、身体状况及家庭活动轨迹。
每天定时汇总统计《清城区教育系统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情况登记表》和《疫情发生地及防控重点地区来粤人员登记表》,确保“三类人员”数据及时更新、上报,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不拖延、不瞒报、不漏报。
结合摸排结果,各学校采取“人盯人”的方式,组织骨干党员、教师每天通过网络、电话与“三类人员”家庭定期联系,做到嘘寒问暖、疏导情绪、排忧解难,及时了解其家庭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排解“三类人员”的家庭困难、生活困难。
同时,向“三类人员”推送了《致近期往返湖北温州及有接触近期从湖北温州过来的人员的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的健康告知书》,详细为“三类人员”讲解防疫知识。
强化疫期创文
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教师在疫情期间坚持利用网络、电话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各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用“心”战“疫”》系列文章共12期,指导师生、家长在疫情期间消除焦虑、紧张情绪。辅导站的戴素美老师先后通过《清远日报》、清远电视台、清远电台等多家媒体,向家长、学生讲解返学前的心理调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