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改变环境治理模式,让村中保洁有保障,我们村民非常支持,以前村里卫生没人管,现在我们也自觉参与保洁。”说起村里的变化,龙塘镇民平村委会村民赖伯竖起了大拇指。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龙塘镇统筹推进“洗澡净衣”行动、“美丽村庄大比拼”活动及问题监督机制形成三大整治合力,让村庄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激发了村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如今,整洁的村道、错落的绿化,已成为村(社区)新名片,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紧盯问题抓监督,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龙塘镇聚焦“三清三拆三整治”、垃圾处理等核心指标,紧盯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各村(社区)对标整改环境卫生问题。“我们新庄社区为了提高治理效能,社区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广泛征集村代表、村民的意见,通过村民的献策,盘活闲置资源,将闲置幼儿园出租年增收3万元用于环境整治,这一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既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又拓宽了经费保障渠道,为全镇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新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钟顺辉说。
多元筹资破难题,村民共治成亮点
此外,龙塘镇各村(社区)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模式,有效破解了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短缺难题。其中,安丰村委会建立“1:1:1元”保障机制,通过区财政、镇财政和村民(或村集体)各承担1元/人/月的标准,确保保洁经费稳定来源。这一做法不仅减轻了村级财政压力,还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村民曾伯对此赞不绝口:“每月只需出1块钱,村里的卫生就有专人打扫,垃圾清运及时了,环境变好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
泗合村委会则创新“三级共建”制度,整合村小组、村委会和镇三级资金,每月落实1.5万元专项经费,组建5人专业保洁队伍,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长效化。村民李姨表示:“以前村里环境差,大家都不愿意管,现在政府带头、村民参与,环境变美了,我们自己也更珍惜。”
民平村委会创新推行“一元众筹”模式,通过“每人每月一元钱”的方式发动村民共建美丽家园。这一“小钱办大事”的举措得到了村民积极响应,目前累计筹集资金2.5万元,成功聘请13名专职保洁员,实现了村域保洁全覆盖。村民陈姨说:”每天都能看到保洁员在打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这一块钱花得值!”。该模式不仅解决了村庄保洁难题,更激发了村民“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长效机制显成效
龙塘镇统筹的人居环境整治“三部曲”,有效激发了各村(社区)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各村(社区)积极探索推行“闲置资产盘活”“三级共建”“一元众筹”等多元筹资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突击治理”向“长效管护”转变,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龙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整治不仅要‘面子光’,更要‘里子实’,下一步将继续深化长效机制建设,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随着一个个村庄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龙塘镇正以生态宜居的乡村新貌,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