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城区横荷街道荷兴社区,一群“银发志愿者”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网格里面有矛盾,他们是“调解员”;社区有需要,退休医生开展义诊、科普;小朋友课后去哪里,退休党员教师护航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清城区横荷街道探索实施社区“志愿超市”品牌项目,以“党建+社区+志愿服务”为运营模式,深入“党员群众参与、资源共享、服务兑换”的志愿服务理念,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群众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荷兴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辖区“银发”资源,组建一支“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发动老干部老党员积极参与荷兴社区志愿服务,让“志愿超市”服务内容更多,社区居民幸福感满满。
搭平台
“银发”力量服务社区
荷兴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多、三小场所多、单体楼多,常常面临社区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难题,横荷街道打造社区“志愿超市”志愿服务品牌,以街道党工委“吹哨”、社区党组织“搭台”、党员干部“摆摊”、居民群众“赶集”的方式,精准对接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与党员群众志愿者的丰富资源与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暖心服务。
横荷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和社区工作者深入居民家中,细致入微地收集群众“微心愿”,不断丰富和完善志愿服务“菜单”,确保“志愿超市”志愿服务项目始终与民心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党员的专业特长和社会资源,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荷兴社区通过自我推荐、居民推荐、党支部推荐等形式,遴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威信较高、有基层治理、矛盾调解、建言献策等领域经验优势、乐于奉献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由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担任服务队队长,与组员一道发挥老同志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特长,根据群众“点单”需求和辖区社区工作需要开展志愿服务。
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问卷调查等“线下+线上”方式收集群众“微心愿”并进行问题归类,“志愿超市”工作人员结合志愿者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擅长领域等情况,将群众“微心愿”通过短信“派”到合适的志愿者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建立民情受理、限期办结、意见反馈、跟踪服务和群众测评等一体化工作机制,整合社区内党组织资源、需求和服务清单,推动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服务直达群众。
强服务
四大服务让群众更幸福
荷兴社区“志愿超市”以“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成员为基础,整合辖区内各党支部结对共建力量,打造四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首先是“善治有我”网格治理。充分发挥老干部“银领智库”人才资源优势,发动退休党员积极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楼(道)长、网格员。通过不定期调研走访收集社情民意,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不断加深与社区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做基层治理的“参谋员”。同时,根据“志愿超市”“派单”任务前往所在区域格调解矛盾纠纷,能当场解决或答复的及时办理,不能当场解答的逐一登记汇总,及时反馈社区和相关单位多方沟通协调,真正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其次是“陌上杏林”义诊活动。联合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特殊重点人群义诊、心理辅导、常规医疗服务和医学知识宣讲等当前群众急需的四大服务方向开展义诊活动60场次,服务群众1960人次,着力提升辖区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开展“法你知”普法宣讲。携手清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党支部和横荷法庭支部的法官开展普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集中就群众关心的电信网络诈骗、校园暴力、劳动报酬、工伤理赔等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以案释法让群众学会正确运用法律,增强群众对合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实施“灯塔星火”关心下一代。组织辖区退休党员教师开展“银发护航青少年成长计划”,采取与学校结队共建的形式,组织老党员参加中小学生入队仪式、入团仪式,面向青年教师及中小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做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护航员”。同时针对辖区内有较多父母在外务工、长期由年迈家人照看或父母双职工、父母疏于照料的少年儿童,开展“五点半课堂”“周末课堂”“暑期兴趣班”等特色课程,为中小学生课后作业辅导、亲情陪护、兴趣爱好培养、劝学返学等方面提供服务。
“志愿超市”打破以往传统的固定场所,创新开拓“移动志愿超市”2.0模式,将志愿服务送到小区物业、校园、群众家中,形成多点开花、全面覆盖的志愿服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