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记者从清城区源潭镇了解到,源潭镇不断加强网格巡查力度,创新探索“网格员+无人机”网格巡查新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协助巡查,进一步提高村居网格员在基层巡查中的效能,为基层网格员装上“火眼金睛”,让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无人机航拍取证图片
源潭镇青龙村委会网格员在进行网格巡查时发现青龙黄泥塘石坳山有一可疑作坊,正在搭建棚架并配备了锅炉,随即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取证,并第一时间向镇政府汇报。源潭镇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9月1日,源潭镇组织综合执法、环保、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到青龙黄泥塘石坳山现场进行核实检查。
根据在场设备等有关线索推断,该处是一个未经许可疑似进行萃取天那水行为的非法加工作坊,因网格员快速发现且相关部门制止及时,该作坊还处于建设阶段且生产原料尚未到位暂未开始生产作业。为了避免后续该作坊的非法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综合执法部门根据其违法搭建棚架的行为对其进行立案处理。9月6日上午,源潭镇组织综合执法、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对该非法加工作坊违法搭建的棚架和非法生产设备进行拆除。
拆除违建棚架
源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查获青龙黄泥塘石坳山非法作坊得益于“人机结合”网格巡查新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飞得高、看得远、拍得清的优势,进一步降低了发现和取证违法行为的难度,是突破传统网格巡查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创新了基层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村委网格员在基层治理巡查工作中履职尽责,及时发现并上报情况也是该案件得以快速发现并处理的关键所在。下一步,源潭镇将持续加大基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探索优化“人机结合”网格巡查新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设备优势,努力形成“天上看、地面查”的基层治理巡查工作新态势,将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发现并制止在萌芽状态下,织密筑牢生态环境保护网,不让任何环境违法行为成为“漏网之鱼”,全力推动绿美清城建设。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