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运营是激活乡村资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清城区聚焦专业运营团队培育与作用发挥,通过建强团队、明确权责、多维赋能,构筑破解乡村运营难题的“最强大脑”,推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区谋划农业产业项目185个,其中落地项目160个,投入资金98440万元,项目带动农户13000人,吸引返乡人员806人。
一、“内聚外引”建强团队,打造运营“生力军”。坚持“外部引进+本土培育”双轮驱动,打造专业化、本土化、多元化的乡村运营团队矩阵,夯实乡村运营基础。一是引入外部专业力量。围绕服务“百千万工程”需求,瞄准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农文旅、非遗文化等领域,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具备成熟经验的企业团队,以市场化为导向,集聚先进资源要素和经营管理理念,构建乡村发展新模式。引入广东旅控集团精心打造“和秧合社”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项目,探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国资+地方”合作开发运营新模式,整合闲置农房40间、周边连片土地约1600亩,打造集民宿、研学、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超200万元。二是培育本土运营骨干团队。支持和鼓励有乡土情怀、有较高威望、有资金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下乡创业,让干事创业“尖刀力量”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最大增量”。吸引曾在广州从事金融行业的陈景文回到家乡石角镇石岐村从事水产养殖事业,先后创办展毅养殖专业合作社、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初步建成全市最大鳗鱼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1000人次,合作带动养殖农户超300户,带动创收330万元。三是组建“专家+团队”顾问小组。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技村官”双引擎作用,建好用活省职教城人才服务基地,联动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专业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技术指导与策略支持体系,为乡村运营团队注入专业动能。龙塘镇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结对共建“村校”合作示范点并签署“红薯新品种种植试验与技术推广合作协议”,项目总利润预计超30万元;与华南农业大学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议,打造“一核一带联五片”整体空间格局(即核心打造集科研育种、农旅休闲、展示展销、综合种植为一体的番薯产业示范基地,打造自南向北的种植产业发展带,辐射带动安丰、金沙、云路、泗合、民平等五个番薯种植示范片联动发展),全面构筑龙塘镇番薯产业发展体系。
二、“明责赋权”理顺机制,激发运营“新势能”。通过明确权责边界、完善利益联结,让专业运营团队“有权干事、有利可图、有责担当”,提升运营效能。一是清晰界定运营权责。明确专业运营团队在资源整合、项目运营、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主导权,村集体负责资源协调、矛盾调解等保障工作,形成“团队主运营、集体主协调”的分工机制。二是创新利益分配模式。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劳务收入”分配机制,运营团队与村集体、农户按约定比例共享收益。东城街道江埗村委会与易木本草公司组建“广东莱泰猴耳环生态种植有限公司”,完成种植面积450亩,每亩地利润达3000元。江埗村委会为猴耳环种植项目提供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分红占比20%;易木本草公司负责提供项目运营资金启动资金,从种植、管理到采收全程跟踪服务,分红占比80%;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参与种植的方式加入,实现推动流转资金和种植劳务报酬分红等多渠道增收。三是健全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农业农村产业项目奖补、人才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综合考虑项目收益、村民满意度、集体增收等因素,推动龙塘银盏经联社、石角黄布经联社、集美村生态旅游公司成功入选市级乡村运营先行村。东城新桥经联社获得典型示范乡村运营团队激励补助,沙塘月景湾刘咏琪、石角石岐经联社获得优秀乡村运营人才(团队)激励补助,累计获得乡村运营激励奖补80万元。
三、“多维赋能”激活潜力,突破运营“天花板”。聚焦产业融合、品牌打造、业态创新,支持专业运营团队深耕乡村资源,推动运营水平提质升级。一是助力特色产业全链运营。引导专业乡村运营团队参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全流程介入。源潭镇迎咀村运营团队以陈皮柑产业为突破口引入现代农业管理技术,实施规模化智能管养,种植面积达700亩,初步构建形成“一产提质、二产增值、三产共享”现代化农业体系。二是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推出“清城优选”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清城区农产品对外整体形象和辨识度,进一步拓展清远市“清远好风土”农业区域品牌矩阵,“清城优选”已收录40款名优农产品。发展壮大“飞来壹品”、“源来有”“东城左岸”3个镇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涵盖清远鸡、丝苗米、麻竹笋、陈皮柑、丝滑番薯、鱼干和花生油等农副产品。三是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清远长隆、飞霞风景区、黄腾峡等重点旅游项目,立足镇村特色旅游资源禀赋特性,依托运营团队挖掘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露营+”“农业+”“研学+”“低空+”等新业态,打造“沙塘月景湾”“集美云曼”等一批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项目,以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飞来峡镇黄洞村依托飞来峡水利枢纽风景区打造“北江荟”研学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发展文旅观光,盘活闲置农房推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