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清远市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正式揭牌,该产业园的揭牌,不仅标志着一个2000平方米科研空间及80亩示范基地正式落地,更预示着清城农业从发展“产业规模”向追求“高附加值”实现深度转型的战略跨越。也展现出了在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的引领下,清城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价值链重构为主线,交出的一份农业高质量发展答卷,同时释放出四个明确信号。
高附加值,本质是通过技术、品牌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与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产品溢价、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价值彰显。对清城而言,这不仅是经济效益的跃升,更是区域农业竞争力由“增产导向”向“增值导向”的重塑。2025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6.69亿元,同比增长超4%。建设高附加值产业园,成为清城将农业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抓手。
信号一:科技创新将成为农业第一驱动力
高附加值的首要基础是科技含量。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工艺或知识产权形成壁垒,大幅提升产品价值与竞争力,是获取溢价的核心动力。作为清城区农业的“金字招牌”,清远鸡产业的科技突破尤为亮眼。育种端,当地企业联合科研力量成功培育“凤中凤清远麻鸡”“凤翔清远麻鸡”2个国家级审定新品种以及“清凤1号”优质配套系,保持正宗风味的同时,实现种蛋受精率超94%、商品鸡饲养成本降低1-3元。养殖端,数智化生产全面铺开:清农集团数字化监控平台实现“一人管千鸡”,凤翔公司的自动化系统及育种系统让7000-8000羽种鸡仅需1-2人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粪污处理则通过沼气发电、高温发酵成有机肥等技术,构建起“养殖-废弃物-种植”的生态循环链。
校地协同,为清城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按下“加速键”。除企业自身发力以外,高校在农业产业的赋能不断加深。去年9月,清城区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顺利达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目前,已建成优质丝苗米、甘薯、鲜食玉米和大豆4个新品种研发基地,试验水稻品系2200个,其中,早造试种的7个玉米品种,最高产品种达每亩1358公斤。2000平方米科研空间与80亩示范地,让华农专家团队能够扎根田间,推动实验成果快速转化为田间效益。
信号二: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高价值端攀升
清城农业从“卖原料”到“卖品牌”,向加工、营销等高价值环节快速拓展。乌鬃鹅产业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价值跃升。作为清远知名的特色鹅种,乌鬃鹅已形成“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其中,广东粤鹅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从选种源头严格把控品质关,开发出豆豉鹅罐头、香葱鹅油、香辣鹅翅等多元化产品,将传统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既稳定原料供应,又带动农户增收,同时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集群效应。
飞来峡食品加工产业园的落成,助力打造大湾区食品加工核心基地。清城区依托北江水资源与地理优势,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科创研发于一体的食品生产示范园区。园区总投资10亿元,一期规划460亩,聚焦食品加工主导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全链条服务,推动企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发展。目前,广东粤鹅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瑞品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签约入驻,未来将形成“1+3+N”集约化产业布局,支撑产业链向高价值端攀升。
信号三:深度融入湾区锻造“品质供给”新优势
作为大湾区“菜篮子”重要基地,清城区通过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提升供港供穗农产品质量。在绿色产品供港方面,农匠坊或成为标杆。清远农匠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旗下“芭蕾鲜境”品牌,专注番茄和西生菜种植,建立从育苗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体系,年产量达900吨。其中,西生菜实现100%供应港澳地区高端商超,番茄在港澳市场占有率稳定在40%-50%,凭借无土基质栽培等先进技术和严苛品控,赢得港澳消费者青睐。
在餐饮直供领域,天农食品与海底捞的合作模式引发关注。双方联袂推出100%原种清远鲜切鸡,通过国家级清远麻鸡保种场鸡种、科学散养标准及多重认证体系确保品质。依托蜀海供应链0-4℃冷藏运输,实现活鸡屠宰后当日极速配送至广深门店,深圳首家鲜切鸡肉工坊主题店的明档厨房,更让“新鲜看得见”成为现实,上线首月便收获热烈市场反响,为融入湾区提供新思路。
信号四: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塑造可持续竞争力
生态是清城农业的最大优势,近年来,清城区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循环农业、有机种植。在纯生态种植领域,源潭镇的有机试验田引发行业关注。今年3月,当地联动广东长隆集团共建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计划5年内实现全镇3万亩水田集中流转。其中,计划设置约10亩“矿物质纯有机试验田”,利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大型动物粪便制成的生态有机肥进行种植。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补充了土壤养分、提升了有机质与肥力,还避免了产品污染、优化了土壤生态,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在生态循环农业领域,横荷街道的“生态种植+土猪养殖+有机还田”循环产业链,正全力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该示范基地划分种植、养殖、加工三区,生态种植区产出的高蛋白籽粒苋亩产6吨,蛋白含量为玉米青贮饲料3倍,支撑万头生猪养殖;秸秆发酵饲料使土猪日增重提高15%;粪污转化为有机肥还田形成“种—养—加—还田”闭环。通过“三统一”和“两保障”联营模式带动农户,村民90天田间管理人均收入超万元,自主种植10亩牧草可增收千元,另享产量分红,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的揭牌,是清城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清城区将进一步打通优质农产品“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推动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农民增收致富,引领清城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品牌”转型。同时,依托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和清远飞来峡食品加工产业园两大平台,吸引更多二、三产企业投资落户,着力打造更多高附加值农特产品,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市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