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作为城市管理中的“顽疾”,严重扰乱城乡规划秩序,对城市形象塑造与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形成阻碍。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党建+执法”模式,全力破解违法建设治理难题,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向新高度。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构建三级协同治理新格局
区城管局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违法建设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局党组高度重视违法建设治理工作,2025年以来,累计召开7次专题会议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推动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双向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会商处置等措施,形成对新增违建“露头即打”的高压态势,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的滋生。同时,建立以党组书记、街镇党(工)委副书记为召集人的违法建设治理联席会议机制,有效整合部门、镇街、村居力量,逐步构建起“部门-镇街-村居”三级联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违法建设治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源头管控筑防线,筑牢治违长效“安全网”
区城管局坚持把源头管控作为治违工作的核心环节,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大力推行“党员包片、网格巡查”制度。将违法建设巡查责任细化到村(社区)书记,细化到网格员,确保新增违建能够“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实现对违法建设的精准管控。同时,在《清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巡查实施方案》中明确镇(街道)驻村班子、驻村工作组和村(社区)书记为发现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进一步压实基层监管责任。积极运用“党建+科技”手段,探索建设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目前已在洲心街完成2个无人机机场建设。通过无人机巡查与党员地面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监管体系,为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联动攻坚破难题,凝聚执法拆违“组合拳”
针对违法建设治理涉及多部门的实际特点,区城管局以党建为纽带,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党建+治违”联合工作机制。印发《清城区2025年违法建设治理“统一集中拆除”专项行动方案》,形成“区级统筹抓总、部门联动攻坚、镇街落地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2025年统一集中拆除专项行动分别安排在4月、5月、6月、9月、12月。截至目前,全区各街镇已完成统一集中拆除违法建设案件77宗,拆除面积达38921.99平方米,有力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为进一步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按照“早发现、早拆除,先控停、后清拆”原则,区城管局于今年7月1日印发《清远市清城区在建违法建设快速拆除工作指引》。方案仅实施半个月,就已成功对3宗在建违法建设启动快速拆除工作,涉及面积911.2平方米,彰显了区委、区政府对违法建设“零容忍”的坚定态度和坚决整治违法建设的决心。
四、强化培训提能力,锻造专业执法“先锋队”
为加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区城管局创新性开展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导师团”工作机制,采取股室“片区责任制”的导师模式,为街镇提供“一对一”的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现场执法指导、案件评审检查服务,实现执法培训的精准化、专业化。2025年以来,已多次开展城管领域执法专项培训,并赴街镇一线开展执法指导85次。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方式,切实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帮助镇街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执法规范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执法保障。
五、全民参与促共治,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
广泛发动社区网格员的巡查作用,充分利用“清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处理城市市容市貌案件,今年上半年共派遣案件14682件,已办结13409件,办结率达91.33%,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维护良好城市形象。依托市城管局“啄木鸟”行动,积极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鼓励群众发现、上报市区城市管理中的“病、虫、害”问题。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问题分派至责任单位处理,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全民化方向发展,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让城市管理成果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