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上午,清城区委常委、副区长何瑞能率队先后到凤城街道、龙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专题调研,实地了解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并就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效能提出具体要求。清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郭桂星、凤城、龙塘街镇领导陪同调研。
深入基层调研 精准把脉服务短板
调研首站,何瑞能常委一行来到凤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凤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陈冬明详细汇报了服务站建设、优待证发放、困难帮扶及权益维护等工作情况。何瑞能常委对凤城街道服务站在场地硬件升级、档案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重点询问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随后,调研组前往龙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龙塘镇党委书记阚礼介绍了服务站依托本地产业资源助力退役军人就业的特色做法。据悉,该站积极对接清远长隆等企业,成功推荐多名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就业,有效缓解了部分困难退役军人的生计问题。何瑞能常委对此表示赞赏,并鼓励龙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帮扶示范点。
直面问题:建档立卡与优待证发放仍需攻坚
何瑞能常委指出,清城区现有登记在册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15675人,已办理发放优待证14620个,发放率达93%,但仍有少数对象因信息缺失、失联等原因未能纳入全覆盖管理。他强调,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办理是服务保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动态更新数据,精准掌握每一名对象的实际情况。各街镇服务站要深入分析未办证原因,通过联动公安、民政等部门查找失联人员、简化办理流程、开展上门服务等方式,力争年内实现“应办尽办”。对于个别服务站信息更新滞后、档案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何瑞能常委要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建立定期督查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数据管理效率,确保服务对象“一人一档”准确完整。
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亮点 打造服务品牌
何瑞能常委强调,各服务站要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服务模式,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对于补强站点,他要求物色合适的场所,优化区位布局,做好设计方案在补强的基础上打造全市标杆站点,突出特色功能区,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对于标杆站点,龙塘镇要创新“政企合作”模式,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培训-推荐”就业衔接机制;洲心街道要强化标准化建设,为全区服务站树立示范样板。
对于红色站点,东城街道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红色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退役军人服务,打造思想政治引领阵地。对于支前站点,石角镇要聚焦支前保障特色,建立健全支前物资储备和快速响应机制,服务国防建设需要。
强化保障能力 构建服务新格局
何瑞能常委针对以上问题要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三点发力:一是攻坚数据治理。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专项行动,联合各街镇对失联人员逐一摸排,提高优待证办证率。同时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确保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精准高效。二是优化服务供给。推进“四类站点”建设,支持其他街镇打造“立标杆、扬特色、激效能、强力量”的服务阵地,通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的服务站点,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三是深化就业帮扶。加强与退役军人沟通联系,举办全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建立“培训-就业-跟踪”闭环服务体系。同时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及时了解诉求、解决问题,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