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简报
2016年第三期
清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编印 2016年1月25日
【创文总结】
清城区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顺利完成2015年创文年度测评工作
2015年,清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完成2015年中央文明委对我市的创文年度测评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我区重新组建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下发《清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7年)》、《2015年清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点》,将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区领导及各责任单位,明确了工作任务,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此外,还建立了“区创文协调平台”微信工作群,搭建“扁平化”管理平台,以微信群平台模式扁平化指挥、传播、动员、协调、联动,同步推进创文工作,有效地加强了信息交流。二是加强督查工作。我区完善了创文督查制度,不定期开展创文督查工作,不断查漏补缺,以督查促落实推进创文工作进度,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促进各项创建工作的整改落实。三是营造浓厚氛围。今年以来,我区共印制了各类宣传资料45万份、环保袋等宣传礼品近30万份、发放调查问卷近20万份、制作各类宣传牌约2000个,张贴宣传海报1000多张,制作候车亭、墙体广告、宣传长廊近万平方米,在主要道路、街道及公园广场周边灯柱设置刀旗广告1000多个,利用10个立柱广告全年轮番刊播。此外,开设了“清城创文”微信公众号、举行创文创卫万人承诺签名活动,共收集5000多人签名。还充分利用党员双报到、“逢四说事”、“文艺百村行”等活动开展创文知识宣传,全力营造了浓厚的创文宣传氛围。
夯实创建基础,大力提升市民素质。一是强化理想信念塑造。我区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了《“美丽清城”--清城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计划》、《清城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等文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举办了“社区专家老区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建立了基层理论宣传队伍并开展了9场“大榕树下的小讲堂”活动;广泛开展了14场道德讲堂活动;深入开展“奇换社区”活动,收集奇换微梦想400多个并实现了其中的近300个;建设了一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2个志愿服务站;此外,还开展了“美丽清城”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展、横荷街首届“美丽乡村”诗书画影大赛、开展“开心广场 百姓舞台”、“文艺百村行”活动等。二是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我区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活动、学习雷锋活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童心向党主题活动、向国旗敬礼活动、中华经典诵读、“三进”活动,“三爱”活动等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活跃了青少年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优秀童谣征集评比活动,征集668首作品;举办了首届幼儿安全教育挑战赛,吸引48家幼儿园近2000名幼儿家庭参加活动。此外,还落实了41个社区家长学校、1个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及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三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我区注重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宣传《清远市民文明公约》、《清远市民生活守则》等规章,在各社区及小区张贴《清远市民文明公约》、《清远市民生活守则》1000多张,号召广大市民做文明市民,努力把公民道德的教育活动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全力打造文明小区和城市公众论坛,开展文明家庭建设,广泛开展创文进社区活动和“好婆媳”推荐评选、热心扶困助残等活动,有效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四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我区完善了《清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较规范的“协会-总队-支队”梯级服务网络。截止到2015年11月份,我区的注册志愿者达6.7万多人,青年志愿者组织33个,志愿服务项目111个,服务时达2045750小时。开展“春风行动—志愿青春季”、“深化城乡生态环保行动”和以“浓情五月,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社区公益倡导活动等志愿行动,弘扬中华美德,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开展了“青春情暖·幸福手拉手”2015年春运志愿服务行动、“爱心服务号”进驻花市行动,为市民们提供爱心义诊、爱心义卖、爱心药箱、爱心座椅、自助饮水、报刊阅览等爱心便民利民服务。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以社区为平台,综合梳理在社区的组织、队伍和工作项目,积极了解社区发展的有关需求,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努力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找准聚焦点、明确结合点、把握着力点,共创建十二个社区服务点。
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构筑文明城市。一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我区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制定网格化管理分项实施方案,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奖惩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管二、三级平台建设,协助各级网格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逐步将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并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二是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我区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依托城管通系统、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等渠道、12345热线体系,从城市管理多角度、多渠道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我区对市区范围内的“六乱”现象进行及时清理整顿,对乱摆卖、乱停放、乱张贴、占道经营和牛皮癣、户外广告进行有效整治。2015年,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人次,执法车辆约500台次,大型吊机600台次,共拆除违规广告牌2600多宗,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四是加强交通秩序整治。10月以来,我区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有力地改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共出动警力13011人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839起,暂扣违法车辆14123辆(其中汽车类111辆、三轮摩托车790辆、两轮摩托车13222辆),清理拖移“僵尸车”90辆;此外,对11名醉酒驾驶的违法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拘留61名无证驾车违法人员,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市区中心区域公共厕所升级改造。截至2015年8月底,项目的设计方案和预算经费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加快落实工程经费并开展招标工作。二是推进环境功能建设提升工程进度。到目前为止,34个社区体育公园已完成25个,20个交通黑点整治工程已完成16个,5个停车场已完成2个。三是加强督促中心城区道路整治工作。目前,凤城、横荷、洲心街道都已清疏了排水排污管道,并修复了相关雨水井;东城街完成聚龙街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等,辖区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
突出创建活动,全力打造美丽清城。一是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我区在城市广场、赢之城、华南装饰城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2250份,建立诚信经营档案1061份,共评选出“诚信经营”经营户146户,并组织18间中学开展清城区中学生诚信征文比赛活动,共收集作品186篇。二是推进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我区开展文明旅游、诚信宣传进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和乡村点活动,组织开展旅游诚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制定创建“诚信旅行社”、“诚信星级酒店”、“诚信景区”考核标准和选平标准,签订《诚信经营协议书》,全方位打造旅游“信用品牌”,并印制创文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发至各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要求旅游企业通过电子屏幕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和广告,设置文明监督岗、投诉意见箱,公开旅游投诉电话,此外,各旅游企业共设置文明旅游提示语10000余个,张贴公约海报5000余张。
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强化创文目标任务的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完善全覆盖的创文网络平台,进一步构建和实施创建工作的长效、常态机制,进一步形成为民创文、全民创文的“大创文”格局。
【创文动态】
清城区委宣传部调研横荷街文化驿站建设
1月19日上午,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艳嫦到横荷街道车头村委会调研车头村文化驿站建设情况。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泽兴、区文联主席曾纪勇、横荷街道党工委委员宗卫平等陪同调研。调研组参观了在建中的车头村文化体育广场和村史展览室,听取了村委会关于文化驿站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等情况的汇报,并实地参观了解车头村文化驿站综合文化室、志愿者服务工作室、文化长廓等的建设情况。
2015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实施细则》精神,全力推动宣传阵地标准化,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我区稳步推进文化驿站建设的有关工作。目前,车头村“文化驿站”建设已初步完成。一是硬件基本配置“三室一厅一廊”建设方面,综合文化室、志愿者服务工作室、村史展览室、乡村文化活动厅已完成建设,文化长廊已经确定位置,准备建设施工。二是软件建设方面,文艺活动队伍有一支醒狮队和一支龙舟队;有一支由村中长者、热心村民、村干部、团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心愿墙正在设计中,村史展览的相关资料及善行义举榜资料已经收集完成。期间,在车头村举办了横荷街首届“美丽乡村”诗书画影大赛、重阳敬老等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本次调研,潘艳嫦充分肯定了车头村文化驿站建设,认为资源整合好,场地利用好。同时指出在文化驿站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巩固硬件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当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和艰苦奋斗精神,并且让其品质和精神通过文化宣传的方式,更好地宣传发扬下去,并就下一步文化驿站的建设提出建议:一是要积极挖掘文化历史底蕴,充分利用车头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要发挥本村本土的人文资源,更好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作用;三是要经常性开展各类活动,吸引村民;四是要利用好有限资源,各级联动;五是充分利用车头革命老区优势,继续深入发掘乡村文化,引导群众参与到娱乐活动当中去,使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民幸福指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