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在2005年快速增长基础上再次取得新的突破,用成绩切实践行了“当好山区经济排头兵”的指导方针。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各县区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全市各县区第一的良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市首位,总量和增幅创下建区以来历史新高,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区辖部分,下同)83.86亿元,同比增长42.5%,增幅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1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2.17亿元,同比增长69.5%,其中工业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80.2% ;第三产业增加值22.38亿元,同比增长20.1%,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4.4%,金融业增长32.5%,房地产业增长8.4%,其他服务业增长16.3%。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17.6:44.7:37.7发展为11.1:62.2:26.7,第二产业对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对GDP贡献率比去年提高12.6个百分点,达到82.3%,其中工业为77.7%,对GDP的贡献率比去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工业拉动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3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较为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4%,比上年上涨1.4%,总体上维持在“高增长,低通涨”的良好经济环境。其中食品消费价格逐步平稳,全年上涨2.1%,居住类价格上涨4.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2%,交通和通讯下降1.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4.2%。
就业环境改善,从业人员大幅增加。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企业落户我区,推动我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大大缓解了我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06年我区城镇居民登记的失业人口为1968人,失业率仅为3%,处于较低水平,就业较为充分。全年劳动就业人口达到30.55万人,同比增加3.54万人,增长13.1%。其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14611人,同比增加16739人;制造业从业人员91998人,同比增加10578人;批发、零售从业人员35863人,同比增加12399人;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8955人;同比减少53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14613人,同比减少4434人。
二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取得较大提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按照中央“1号文”的指示精神,我区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特别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有效地化解了“三农”问题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5.74亿元,同比增长2.7%;林业产值0.3亿元,同比下降39.4%;牧业产值5.69亿元,同比增长7.9%;渔业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6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畜牧和水产业产值达到7.51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54.2%。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14万亩,下降2.4%。全年粮食总产量10.18万吨,同比下降4.4%;蔬菜总产量20.91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稻谷产量9.38吨,同比下降4.1%;水果总产量1.14吨,同比增长28.4%。全年饲养生猪36.23万头,同比增长2.5%,其中出栏肉猪23.79万头, 同比增长8.2%;饲养三鸟1700.3万只,同比增长6.7%,其中出栏1166.8万只, 同比增长3.9%;牛奶产量5330吨,同比增长9%。渔业生产加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45万吨,同比增长9.4%。牧业和渔业已发展成为拉动我区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区年末耕地面积21.39万亩,同比减少1328亩。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136236亩,同比增加1685亩。旱涝保收面积76016亩,同比减少1783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85220千瓦,同比减少3932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12261吨,同比减少35吨。农药施用量850吨,同比增加148吨。农村用电量7929万千瓦时,同比减少936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清城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两百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3.09亿元,同比增长86.6%。其中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到119家,比去年底增加了55家。累计完成产值212.53亿元,同比增长了1.03倍,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其中重工业产值169.45 亿元,同比增长1.22倍,轻工业产值43.09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2.86亿元,同比增长1.4倍。企业总体效益明显转好,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3.76倍,上缴利税总额6.21亿元,同比增长2.33倍。主要产品中,生产服装1687万件,增长97%;人造纤维板22.3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4.4倍;水泥8.68万吨,同比增长24.9%;陶瓷地砖525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4.4%;铝材17.44万吨,同比增长24.9%;电力电缆7.09万千米,同比增长24.6%;收录放音组合机等电子产品1132.3万台,同比增长13.8%。电线电缆、陶瓷建材、电子等支柱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建筑业生产较为平稳。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33亿元,同比增长64.6%。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4.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5%。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投资完成额和增长速度继续位居全市之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82亿元,同比增长74.9%。投资总量仍居全市之首,所占比重达27.8%。各种类型投资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0.54亿元,同比增长36.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他投资完成45.4亿元,同比增长67.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21亿元,同比增长1.44倍;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4.5%;城镇私人投资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79.3%。
投资行业重点突出。制造业仍是我区的投资主体,完成投资40.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8%,其次是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1.2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5%。房屋销售也非常活跃,全年完成房屋销售面积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7倍。
五、 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贸易成交活跃,物流畅旺。全区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企业36家,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企业18家,住宿餐饮业企业18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5亿元,同比增长24.1%,总量和增速在全市8个县、市、区中居第一位,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31.6%。一批新增限额以上的企业,如国美电器、正利车行、皇朝大酒店、以及君豪酒店等,成为我区社会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
六、 对外经济贸易
2006年,全区新批“三资”企业41家,增资企业13家(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408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倍,“三资”企业总产值达3.21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出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87亿美元,同比增长62.7%;外贸进口总额1.14亿美元,同比增长29.1%。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5.68亿元,比上年增收1.51亿元,增长36.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587万元,比上年增收9509万元,增长55.7%。财政总支出54326万元,比上年增支1.27亿元,增长3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2323万元,比上年增支12616万元,增长31.8%。
金融形势稳定。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76亿元(存贷款余额为本币,下同),比上年末增长31.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8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0.2%。各项贷款余额36.92亿元,比年初增长45.9%。
八、旅 游
借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之机,我区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37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12.0%。旅游景点不断增多,旅游设施、服务不断完善,使我区旅游业越加红火。黄腾峡漂流、广州后花园、白庙渔村等已成为我区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新开发的牛鱼嘴生态旅游风景区,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成为我区旅游业的新亮点,并带动其他行业一起发展。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6年,我区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2006-2007年学年初,全区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194所,同比减少16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高中4所,普通初中21所,小学86所,幼儿园82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108497人,同比增加1293人。其中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200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969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6888人,小学在校学生5539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019人。共有专任教师4935人,其中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54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89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39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726人。
2006年末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03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0.77万人。全区现有科研活动机构1所,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人。
十、 文化、体育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区现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2个,藏书5万册,剧场、影剧院3个。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已达到100%。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形式多样,涌现出大批优秀文学、美术、摄影、音乐、雕塑等作品。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2006年我区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广泛开展。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有7名运动员获优秀运动员奖。东城街办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江滨公园全民健身活动点被评为省第二批全民健身活动示范点。
十一、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53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卫生院12所。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431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0.78张。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99人,其中执业医师179人,执业助理医师108人,注册护士240人。此外,全区还有个体诊所、卫生所36间,乡村卫生室176间。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672人,同比增加700人;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3401人,同比增加1139人;失业保险人数10986人, 同比增长70人。
社会福利网络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全区现有福利收养机构9间,床位410张。全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中城镇占1456人,同比增加5人;农村9355人,同比增加646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308人,同比增加158人。
十二、 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550202人,比上年末增加5813人,其中男性282366人,女性267836人,男女性别比为105.4:100,比上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003人,人口出生率10.77‰,同比上升0.2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851人,死亡率5.12‰,同比下降0.0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5.66‰,同比上升0.31个千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9元,同比增 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46元,同比增长10.3%。
注:1. 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各项指标对比均使用可比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