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清城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商品房销售、财政收入和外贸进出口等领域均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工业生产持续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等指标对比一季度存在回落趋势,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经市核定,上半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GDP)253.6亿元,增长5.6%,增速低于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4.5%,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亿元,下降0.3%,影响GDP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11.4%,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5.1:45.1:49.8调整优化为4.4:43.7:51.9,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增速11.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其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1.2%和14.0%。
2017年清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名 称 |
一季度 增长% |
上半年 |
比一季度增减百分点 |
|
总量 |
增速% |
|||
生产总值(GDP) |
6.1 |
253.6 |
5.6 |
-0.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3.5 |
102.9 |
-3.8 |
-0.3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18.1 |
136.3 |
8.9 |
-9.2 |
#工业投资 |
-15.2 |
19.5 |
-16.7 |
-1.5 |
房地产开发 |
28.4 |
83.4 |
20.2 |
-8.2 |
房屋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79.0 |
281.6 |
37.9 |
-41.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1.8 |
159.4 |
9.9 |
-1.9 |
区辖部分外贸出口总额 |
16.2 |
9.3 |
20.5 |
4.3 |
区辖部分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
0 |
4149 |
18.5倍 |
1847.9 |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
-13.1 |
27.3 |
-11.2 |
1.9 |
#工业用电量 |
-17.0 |
19.9 |
-15.6 |
1.4 |
区辖部分地方公共预算收入 |
40.4 |
7.9 |
27.5 |
-12.9 |
区辖部分地方公共预算支出 |
28.6 |
23.2 |
36.9 |
7.4 |
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含市直、高新区、广清园) |
29.5 |
44.1 |
36.7 |
7.2 |
金融机构存本外币存款余额 |
20.1 |
990.7 |
18.0 |
-2.1 |
金融机构存本外币贷款余额 |
9.2 |
692.0 |
24.6 |
15.4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 |
101.2 |
1.2 |
0.2 |
上半年5.6%的经济增长,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增速的小幅回落,既有外部经济放缓的被动因素,更有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因素,这样的增速仍处于合理的增长区间,成绩来之不易。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区主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力度,对传统支柱产业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运行在下降区间,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增长。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现,市场经营环境和企业利润向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三是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现代产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不断提高,体现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正取得成效。四是工业用电量、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等先行指标出现回升态势,物价、就业水平的相对稳定,显示整体经济基本面仍然较好。
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的总体呈现“四快、五稳、一乏力”的特点:
(一)商品房销售、财政收支、对外经济和服务业等四个领域的指标增长较快
商品房销售增速快,去库存效果显著。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市场持续火热。上半年全区完成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1.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民生支出投入加大。上半年区辖部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亿元,可比口径增长2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7亿元,增长49.7%;非税收入2.2亿元,下降8.1%,非税收入占比27.7%。上半年商品房销售持续火热和房地产企业利润提高,带动相关税种大幅增收,其中土地增值税增长1.60倍,企业所得税增长88.7%,契税增长1.11倍。区辖部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亿元,增长36.9%。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0.8%。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支出增长95.2%,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82倍。直接影响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的财政八项支出共完成44.1亿元(含市直、高新区和广清园),增长36.7%。其中市直21.3亿元,增长31.6%;高新区1.6亿元,增长1.40倍;清城区辖部分21.0亿元,增长37.0%;广清园0.2亿元,增长1.25倍。
对外贸易和旅游业增长较快,形势喜人。上半年区辖部分外贸进出口总额34.4亿元,增长51.8%,其中出口9.3亿元,增长20.5%;进口25.1亿元,增长68.0%。实际利用外资4149万美元,增长18.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44.8亿元,增长30.2%。全区旅游接待507.22万人次,增长14.5%;旅游总收入32.6亿元,增长15.3%。
服务业增长较快,主导地位增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继续发挥稳定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作用。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超九成,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来看,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0%和24.6%,保费收入增长20.5%,带动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4.4%,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7.9%,带动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1.2%,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8.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6%,财政八项支出增长36.7%,带动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6%,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拉动0.6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拉动2.0个百分点。
(二)农业、投资、消费、物价和金融市场等五个领域的指标发展稳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18.4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8.3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1.2亿元,增长7.4%;牧业产值6.2亿元,增长6.1%;渔业产值2.3亿元,增长4.6%。主要农产品中,蔬菜产量18.5万吨,增长4.8%;水果产量3.1万吨,下降26.5%;出栏肉猪9.7万头,增长4.7%;出栏家禽953.3万只,增长6.2%。
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3亿元,增长8.9%,增速比前5月回升1.6个百分点,呈现回稳迹象。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9.5亿元,下降16.7%;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8亿元,增长30.0%;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3.9亿元,增长23.4%;房地产投资完成83.4亿元,增长20.2%,增速连续两个月实现回升。
市场消费增长平稳。上半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亿元,增长9.9%,高出全年预期0.9个百分点。从城乡消费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8.7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5亿元,增长43.6%。从行业消费看,批发业52.7亿元,增长12.0%;零售业99.9亿元,增长9.0%;住宿业1.7亿元,增长18.0%;餐饮业5.1亿元,增长3.6%。全区限额以上企业155家,上半年完成零售总额58.8亿元,增长13.1%。
价格水平总体趋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涨1.2%,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降”,权重最大的食品烟酒类下降1.0%外,其他七大类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上半年上涨8.2%。
金融市场平稳。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90.7亿元,增长18.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92.0亿元,增长24.6%。
(三)工业生产乏力,产业结构和效益逐步向好
工业生产乏力,持续运行在下降区间。上半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9亿元,下降3.8%(对应产值438.8亿元,增长1.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运行在下降区间。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0.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9.6亿元,下降5.5%,重工业占比87.1%。支柱产业中,陶瓷业完成产值30.6亿元,增长15.3%;有色金属行业完成产值207.3亿元,下降1.3%。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经营效益向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中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5亿元,增长32.3%;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9.3亿元,增长22.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6.1和2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4亿元,增长5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5%,比上年同期提高1.9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5.53%,比去年同期提高22.9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一)街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比
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来看:领跑全区的是凤城街增长22.9%。总量大,支撑力强的街镇中,源潭镇增长6.4%,石角镇增长0.7%。产值下降的有洲心街和横荷街,分别下降10.9%和35.4%。其他东城街增长3.5%,飞来峡增长9.8%。高新区增长5.8%,广清园完成1.0亿元产值(上年同期为0)。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来看:增加值率高于30%的街镇有洲心街为31.39%。处于20-30%之间的有源潭镇和飞来峡镇,分别为27.93%和26.76%。处于10-20%之间的有东城街、石角镇、高新区和广清园,分别为19.31%、15.89%、13.07%和15.18%。低于10%的有凤城街和横荷街,分别为9.96%和7.88%。
从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由于总量小,基数低,飞来峡增长3.2倍。贡献较大的有3个街和高新区,其中凤城街增长55.4%,东城街增长21.2%,洲心街增长9.5%,高新区增长7.1%;投资下降的有3个街镇和广清园,其中横荷街下降31.1%,源潭镇下降11.8%,石角镇下降16.1%,广清园下降9.5%。
(二) 核算GDP的基础行业指标对比
从上半年核算GDP的22个主要指标看,与一季度比,有9个指标增速回落,其中对核算结果影响较大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GDP回落0.2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速回落41.1个百分点,影响GDP回落0.5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和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回落9.2个百分点,分别影响GDP回落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比,有10个指标增速回落,其中对核算结果影响较大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回落12个百分点,影响GDP回落5.0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回落21.6个百分点,影响GDP回落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3.0个百分点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回落4.4个百分点,分别影响GDP回落0.2个百分点。
2017年上半年核算GDP的基础行业指标情况对比
单位:%
|
2017年 |
上年 同期 |
比上年 同期增减 |
||
指标 |
上半年 |
一季度 |
比一季 度增减 |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 |
4.6 |
3.4 |
1.2 |
4.3 |
0.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变价) |
-3.8 |
-3.5 |
-0.3 |
8.2 |
-12.0 |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变价) |
2.1 |
4.0 |
-1.9 |
5.1 |
-3.0 |
建筑业增加值现价增速 |
8.3 |
10.7 |
-2.4 |
1.6 |
6.7 |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速 |
13.5 |
18.4 |
-4.9 |
8.9 |
4.6 |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速 |
5.6 |
4.3 |
1.3 |
10.0 |
-4.4 |
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4.7 |
3.8 |
0.9 |
8.3 |
-3.6 |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8.8 |
18 |
-9.2 |
2.9 |
5.9 |
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13.3 |
13.5 |
-0.2 |
19.1 |
-5.8 |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0 |
0 |
0 |
0 |
0 |
邮政业务总量增长速度 |
54.3 |
58.9 |
-4.6 |
59.8 |
-5.5 |
住宿业营业额现价增速 |
11.0 |
10.4 |
0.6 |
-0.8 |
11.8 |
餐饮业营业额现价增速 |
3.4 |
1.5 |
1.9 |
8.7 |
-5.3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加权) |
20.7 |
15.8 |
4.9 |
5.6 |
15.1 |
证券成交额现价增速(错月) |
-13.1 |
-41.2 |
28.1 |
-21.9 |
8.8 |
保费收入现价增速(错月) |
20.5 |
14.2 |
6.3 |
38.2 |
-17.7 |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速 |
37.9 |
79.0 |
-41.1 |
59.5 |
-21.6 |
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
35.4 |
5.4 |
30.0 |
22.7 |
12.7 |
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增速 |
8.9 |
3.4 |
5.5 |
15.3 |
-6.4 |
电信业务总量增速 |
38.0 |
30.3 |
7.7 |
36.0 |
2.0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不含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营业收入增速(错月) |
15.6 |
17.8 |
-2.2 |
19.5 |
-3.9 |
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增速 |
36.7 |
29.5 |
7.2 |
35.3 |
1.4 |
三、当前经济运行的困难和压力
(一)工业生产持续下降,严重拖累整体经济增长
目前,我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0%,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影响举足轻重。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8%(其中区辖部分下降6.5%,高新区增长2.8%,广清园完成0.4亿元增加值,上年同期为0),影响全区经济下降1.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持续低迷,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重点企业生产降幅较大。上半年,重点企业生产降幅较大有:华清再生资源、江西铜业、圣力钢制品和远光电缆,4家企业合计减产46亿元,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下降10.6个百分点。二是“去产能”和节能减排等约束趋紧因素的影响。受上年中央环保督查影响,减、停产企业增多,其中鑫达模具、泰业金属模具等7家企业今年全面停产,合计减产5.9亿元,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下降1.4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工业投资不足影响工业发展新增动力不足。工业投资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形成和升级的直接因素,但是近年来,我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缺乏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支撑。全区工业投资在2014年增长35.7%,但总量仅占全社会投资的9.9%,低于同期全市水平(22.7%)12.8个百分点;2015年回落到增长25.2%;2016年继续回落到增长21.4%;今年上半年严重下滑至下降16.7%,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工业投资不足对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也在逐步体现,去年我区新增的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今年上半年全区还没有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计划今年新增上规模的雄星新材料、实创涂料和新粤亚铝业等企业还没有达到统计入库的条件。四是新兴产业尚未成为主要拉动。目前,我区陶瓷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2%;新兴行业中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仅为16.9%,对工业的拉动力有限,规模工业增长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度仍然较高,工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五是部分上年新增企业规模小,拉动力弱。新增企业由于基数小,发展快,理应成为全区工业的主要增长点,但我区去年新增的9家规模以上企业,规模较小,对全区工业拉动力较弱。
(二)部分主要指标存在年底回落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趋势。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9.2个百分点,增长压力越来越大。一是对比基数扩大的压力。北江四桥、新粤亚铝业、万达和海港城等许多大型项目已经在上年入库,今年的对比基数会逐月扩大,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年呈现高开低走,逐步下行趋势。二是部分重点项目推进不如预期。受资金缺口、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重点项目推进不如预期。全区81个重点项目开工并已入统的共35个,本年完成投资35.5亿元,仅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8.0%,其中本年新开工入统项目3个,完成投资仅0.2亿元。清远·中国南部物流枢纽、省职教基地、新北江制药、广清城轨龙塘运用所防洪工程等项目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三是工业投资不足。受工业用地不足和广清园违规用地整治因素制约,工业项目投资明显不足。四是房地产投资增长面临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受商品房销售火爆和价格飙升等有利因素刺激下,房地产投资力度和进度不断加快。但是,随着中央打击炒房新政的施行和落实,商品房销售热度有所减退,从上半年我区房屋销售走势来看,增速呈现逐步回落趋势,上半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7.9%,比2月份回落73.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仍然存在较大不稳定性。
社会消费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趋势。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提速增长面临困境。一是本地电商发展滞后,外地电商对传统商业模式冲击较大。外地电商一方面分流了我区的商品零售总额,另一方面对本地传统实体商贸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冲击。上半年我区限额以上电商销售额仅5.2亿元,下降16.7%,总量占全社会消费比重的2.4%,发展相对滞后,对全区消费的拉动力有限。二是大宗消费品拉动作用减弱。金银珠宝、家电和汽车等大宗消费品进入成熟稳定消费期,增速逐步回落,对全区消费增长拉动作用减弱。
房屋销售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趋势。上半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7.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1.1个百分点。随着国家打击炒房政策的落实,商品房屋销售热度将有所减弱,增速继续回落的可能性很大。
财政八项支出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趋势。虽然上半年我区财政八项支出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从去年下半年情况看,受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城乡社区事务等支出大幅增长的影响,2016年1-11月财政八项支出(含市直、高新区和广清园)达到70.5亿元,增长17.8%。今年财政八项支出要在上年总量较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压力相当之大。
四、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建议
(一)着眼于规模和质量,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一是稳定工业经济存量。首先加快陶瓷、有色金属等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其次是要进一步稳定重点企业生产,并制定有效措施,主动适应国家调控政策,督促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二是做大工业经济增量。首先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其次是要抓好广清产业园的项目建设。把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打造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新引擎。三是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帮助新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的监测管理,争取尽早入统,应统尽统。
(二)突出扩投资,持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燕湖新城、省职教基地、清远长隆、广清城轨、汕湛高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等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稳定房地产投资。增加房地产土地供应,稳定商品房销售市场,加快开发商回笼资金,促进开发商继续扩大再投资。政府相关部门提高房地产项目审批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报建、审批、施工。三是加快项目统计入库进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对接,做好投资项目统计入库申批所需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项目应统尽统。四是稳定商品房的价格和销售。房地产业和经济增长、地方财政、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商品房的价格和销售的大起大落都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财政八项支出统计,为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提供有力支撑。做好财政八项支出指标运行情况的统计和监测工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八项支出的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进度,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确保全年财政八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为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传统企业升级改造。陶瓷业和有色金属行业是我区的传统行业,应该鼓励和督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研发新产品,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发挥旅游业优势,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长隆项目的进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区拥有的温泉、漂流等众多旅游资源,我区旅游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政府应该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强化旅游管理、抓好旅游商品开发、搞好旅游促销等多种措施,加快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要发挥投资环境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通过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及规划,规范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引入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或高技术产业。
供稿单位:清城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