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喜迎教师节,让我们再一次把感恩之情和深切祝福献给教师们!
多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办好教育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大事来抓。目前,清远教育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实现了省教育强县(市、区)全覆盖,省教育强镇覆盖率达到87%,5个县(市)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验收。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清远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的默默耕耘。特别是那些长期工作在农村和贫困山区的教师,虽然面对简陋的教学条件、身处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三尺讲台展风采 情洒桃李满芬芳
1、清远市源潭中学教师李建华:自编教材探路校园足球 绿茵梦想绽放山区学校
时光飞逝,从大学毕业至今,转眼间李建华到清远市源潭中学任教已有16个年头了。由于自幼酷爱足球并一路坚持,如今,他既是政治老师,又是校园足球总负责人。在生源质量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他带领体艺科组任课教师连续三年帮助学校超额完成上级下发的高考任务。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中,目前已建构起班队、级队、校队、俱乐部四级竞赛平台,校园足球建设初见成效。
由于工作得力,成绩突出,2015年7月,李建华被学校推荐参加“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
自编教材探路校园足球
清远市源潭中学创办于1958年,属于农村薄弱高中。要发展校园足球,面临着学校设施简陋,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
没有教材怎么办?李建华就组织有足球专业能力和有爱好的老师开发和编制《清远市源潭中学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该校高中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带头创建校园足球课程;没有平台怎么办?李建华和同事们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把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开展各种足球游戏和比赛,成立了清远市源潭中学“源梦”足球俱乐部,吸纳了大批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带动了全校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生源质量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他带领体艺科组任课教师连续三年帮助学校超额完成清远市教育局的高考任务。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中,目前也建立了工作团队,负责足球方面的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课程开设、活动设计、综合评价等全面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建构起班队、级队、校队、俱乐部四级竞赛平台,校园足球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李建华带领该校足球队在省市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不少荣誉:2012年1月、5月组织学生参加清远市青少年五人足球赛均获得季军;2013年8月在清远市第五届运动会足球项目中获得“最佳教练”奖;2014年12月获得金碧湾花园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第四名;2015年6月获得广东省U互动五人足球赛清远赛区少年组季军。
据该校校长黄凤祥介绍,1年多的校园足球实践给该校带来了很多惊喜和红利,足球活动表面上占用了孩子们一些时间,但有效学习时间反而增多了,成绩自然也就提升了,“今年高考我校16个孩子上本科线,其中2个上重本线,较好地完成市局下达的高考任务。我校一半学生是读了一学期职业学校、学不下去再回流的。”尽管师生们的足球训练热情很高,但满地黄泥的七人足球场还是显得“寒酸”。“近期打算扩建维修,但资金不足。”
“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足球,是近年来清远的热词。对于清远如何发展校园足球,李建华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接到《清远市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的时候,真的非常激动。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热爱足球运动的人来说,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目前有些学校为了开展足球运动,不惜牺牲文化课来练球。对此,李建华建议校园足球的开展必须建立监督小组,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如果为了开展足球运动牺牲文化学习的话,我想,家长应该是不会赞成的。那么,我们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这条路就走不远了。”
近期,媒体也常报道清远的足球运动如何火热,比如三坑温矿泉足球集训基地、名将俱乐部足球集训基地、恒大俱乐部、英德女足训练基地等。但是发展校园足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清远不应该操之过急,应该先打造一些重点学校,然后让有经验的学校带动其他学校发展。
李建华认为,校园足球要发展、要普及,就应该把校园足球联赛列入当地的体育竞赛计划,每年举办校际联赛。因为有比赛才有动力。另外,建议小学和初中要对学生的足球技能进行考核,高中进行学分认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的“我要踢足球”。
谈起清远足球的未来,李建华充满憧憬。他建议各学校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实现专款专用;成立教练员委员会,把有能力、有热情的教练员集中起来发挥积极性;在提高教练和教师积极性方面,应该制定方案,为学校校园足球招商引资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评职称时作为参考条件之一,并对优秀的学校和教师给予奖励。“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到时校园足球的氛围就会活起来了,就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清远市巫雪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巫雪华:创新方式打造教学特色 借力帮扶提升业务水平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接受、学习、提升这样一个过程。目前,巫雪华教师工作室也正是处在不断学习、借鉴经验的过程,在清城中学的支持下,巫雪华教师工作室希望影响辖区教育小团队,带领清城教学队伍教学质量提升,进而促进清城区、清远市教育水平提高。”从教二十载的教师巫雪华这样说。
去年9月,巫雪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并被清远市教育局聘为“清远市巫雪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欧美剧当教材 “潮”课堂像影院
传统的英语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词汇量,词汇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学习语法、句式等知识,自然能提高英语成绩,但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然而,巫雪华却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说不!
巫雪华说,英语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知识,“我在课堂上会结合最新的影视剧、优美的英文歌曲、英语时文美文、最‘潮’的英语词汇等与英语有关‘时尚’元素,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学习中西文化,鼓励学生用英语走向世界。”
如今,她教过的高年级学生,许多人都能自己搞掂英语单词的学习,英语学习也从“要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巫雪华形成了“务实求真,严谨创新”的教学特色,她教过的班级英语成绩常年保持优异,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在2012年中考当中,她执教的两个培优班英语合格率达99.3%,优秀率达93.1%,刘子博同学更是获得了英语科12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
努力做好“传、帮、带”
清城中学作为清远市的一所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的中学,教学氛围浓郁,教研底蕴雄厚,多年来名师辈出。巫雪华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逐渐成长为英语中学高级教师,并有望跻身全国模范教师的行列,她坦言个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多年来的悉心培养,以及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
作为清城中学科研处负责人,她在不断提升自身教研水平的同时,也积极与学校的青年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
近年来,巫雪华先后被派到广东实验学校、广州市名教师培训班等处交流学习,个人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2009年以来,巫雪华先后参与和负责多项科研课题工作,撰写教学论文多篇,先后荣获全国和省级多项科研论文奖项。
在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巫雪华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她指导过的多名青年教师,如今已成为了清城中学的骨干教师。2014年成立的“清远市教师工作室”,也为她培养英语骨干教师开辟了新渠道。
借力对口帮扶提升水平
去年11月,清远市巫雪华教师工作室联合广东省曾海燕名师工作室在清城中学举办教研交流活动,活动吸引120余名来自清城区和清新区教育专家、教师以及175名学生参加。
通过与省市专家交流,清远市巫雪华教师工作室团队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清城中学英语科组团队、清城区英语教研团队、清新区英语教研团队乃至清远市英语教研团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今年3月25日,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越秀区外国语学校校长李洪奇与清远市巫雪华教师工作室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并现场指导的工作室的活动开展。4月中旬,清远市巫雪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共6人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论坛”培训活动,学习微课及微课程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观摩了长沙岳麓实验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
巫雪华表示,清城中学将抓住对口帮扶契机,努力学习省内外、国内外优秀教学方式、教学经验,不断提升巫雪华教师工作室教学水平,进一步影响清城区、清远市,带动市区教育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