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清城区水利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20073034851/2022-00037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清城区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2-06-22
名称: 清城区水利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6-2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城区水利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6-22  浏览次数:-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构建安心的水安全保障格局。一是压实防汛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全区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配合应急、住建等多个部门建立抢险救灾协同工作体系。开展水利设施安全生产大检查9次,发现安全隐患36项,完成整改率100%。严格落实汛期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安保措施,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2场次,做好水利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以来,无重大汛情险情发生。二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广清城轨龙塘运用所防洪工程(安丰围)完成进度80%。新马防洪排涝治理工程、迎咀干渠倒虹吸管除险加固工程、银盏水库输水涵管重建工程、3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朱公塘水库、梅坑水库、小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银盏水库输水涵管重建工程解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新马电排站扩容改造工程已完成工程形象进度25%,奥体中心下游水体连通工程一期和石角镇乐排河抗旱电灌站工程正推进前期工作。三是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2021年清城区小型水库降等与报废目标任务为13宗,已完成16宗,超额完成23%;2021清城区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下达任务17宗,完成24宗,超额完成41%。牵头完成了我区全部历史遗留未验收水利工程,并报省水利厅进行销号。完成2018年以来水利部、省水利厅明查暗访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50个,完成率100%。已完成全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依法对未报先建、私自在库区填筑拦水坝造成库中库、挤占水库库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四是加快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牵头组织建立清城区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完成《清城区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19宗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核定工作,编制完成《清城区小水电“一站一策”方案》并经区政府批准印发,完成全区所有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整改工作。

  (二)坚持“三条红线”管理,建立优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一是提升农村集中供水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全区共投入1.54亿元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作,于2021年12月底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任务。根据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台数据显示,已完成集中供水的有96个行政村、1612个自然村,行政村覆盖率100%,自然村覆盖率100%,入户覆盖率100%。二是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清远市清城区水资源综合规划》(2016~2030 年)印发工作。不断健全取水监管机制,已将我区年用水量 12 万立方米以上的58家用水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单位,并定期统计用水数据入库工作;完成49家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我区所有中型灌区的取水许可证发放工作,并完成现存取水许可证的电子证照转换工作,实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化全覆盖。全年收缴水资源费320万元。三是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已创建1家水利行业公共节水机构、7家节水型企业、31个节水型小区、31家公共机构及2个节水型小学等节水型载体。四是逐步提升农业节水能力。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清城区中型灌区(迎咀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的部分取水计量设备安装地点变更为花斗灌区和银盏灌区,并于2021年6月15日取得取水许可证。五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已完成2021年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共计51个违法图斑销号工作。六是积极应对供水紧张情况。协调供水拓展公司、太和水厂等供水企业加大向银盏水厂供水区域调水力度,牵头协调龙塘粤海水务、市星科自来水公司落实应急调水措施。

  (三)坚持生态修复,打造怡人的美丽幸福河湖。 2021年,全区各级河(湖)长共开展巡河(湖)7775人次,共发现问题527个,问题处理率100%。从2022年起,河道保洁从6小时调整为10小时动态保洁,进一步巩固“清漂”成效。高质量完成7.376公里碧道建设,超额完成2021年省、市下达的2.3公里碧道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全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列入国家水利部遥感发现疑似河湖“四乱”问题51个,省认定为属河湖“四乱”问题16个,其中10宗已按要求在2021年底前完成销号工作,2021年销号率100%。

  (四)强化执法监管,维护良好的水域秩序。一是非法采砂执法方面:深化省市河道管理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积极开展涉水各职能部门联动执法,2021年共计罚款25万元,依法查扣机械103台,依法对无人认领的扣押物品进行处理了七批次(第7-13批次)共397台,在重点河段安装摄像头一批,推进水域治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二是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执法方面:及时查处了1宗非法取水案件,依法追缴水资源费并给予罚款2万元;1宗水库方面的违法案件、1宗违法改建水渠的违法案件,依法给予罚款共计15万元。三是推进执法下沉方面: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推进街镇综合执法的相关部署,认真指导街镇开展执法行动、规范执法程序、整理文书等工作。

  (五)保持攻坚态势,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一是加强管理,确保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常态化落实4条黑臭水体,总长约79.7公里河道的保洁和管护工作。我区于2020年10月30日全面接管黄坑河、澜水河建成区流域截污管网、井坑塘补水泵站、七星岗电排站等项目,落实管网日常清疏维护、电灌站之间生态补水等工作。目前,四条黑臭水体治理已经进入成效巩固阶段,我局将继续保持黑臭水体完成项目正常运行,确保黑臭水体水质稳定达标。二是扎实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2021年,我区全年新增污水管网建设指标33.92公里,目前辖区内今年累计完成污水管网建设43.31公里,完成率127.7%。稳步推进飞来寺及旅游栈道厕所污水处理工程,清城区凤城广场片区排水管网清疏、检测及局部维修工程,清城区龙塘河沿岸排污口整治工程等一批污水管网工程项目。伦洲岛污水管网截污工程正在收尾阶段,完成4次清城区龙塘镇污水处理厂配套主干管多次塌陷应急抢修,并通过各种途径落实龙塘污水处理厂配套主干管修复工程建设资金。三是污水管网管护基本到位。积极做好北江河以北规划区内共414.39公里城市排水管网清疏养护工作,全年累计办理公共排水接驳事项109宗,积极配合市级部门理顺排水管理体制,成立排水公司,提升机械化、信息化管护水平。四是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各项工作。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对接和核查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及时办理了案件一批(其中主办案件2宗,协办7宗),阶段性办结涉水主办案件2宗,办结率100%。

  (六)明确目标要求,全力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2021年,我区水库移民资金共投入5910万元,各水库移民扶持项目稳中有序。一是完成移民人口核减及直补资金发放工作。2021年清城区水库移民共核减115人,经核减后的水库移民人数为16823人,按每人每年600元的发放标准,完成我区直补资金共发放1009.38万元。二是组织编制完成《清远市清城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报告》及《清远市清城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报告》,明确下一个五年全区水库移民工作建设规划。三是稳步实施年度移民项目。2021年水库后扶基金项目13宗,所有项目已全面完工。2021年第2批及2022年计划项目已批复19宗,目前正准备实施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在明年按省级的时间节点完成所有的项目建设。

  (七)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风政风明显转变。坚定不移以党建引领水利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和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持之以恒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成员累计开展党内谈话19人次。规范水利系统专业技术岗位评审聘任工作,推动实施《清城区水利系统一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评审聘任管理制度》,完成5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聘任工作,水利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水利干事环境持续改善。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资金保障,力促项目落地见效。继续通过申请中央专项资金、专项债券,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补助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污水处理项目、重大民生水利项目投入力度,尽快实现全区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尽快落地见效。

  (二)坚持统筹推进,巩固水污染治理成效。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排水排污历史欠账多,下步要继续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加快需市级部门协助推进的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巩固治水成效,确保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

  (三)坚持改革创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持续推进节水管理、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用水统计调查、取用水监管,继续推进对我区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的建设、水土保持日常监管、图斑核查等工作。

  


                                                                                                                                                            清远市清城区水利局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