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城区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唯一获批的试点县区。2022年1月起,清城区全面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经过一年的试点行动,该项目已初见成效。为总结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促进试点项目深入开展,并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与方法指导,2023年2月27日上午,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录播设备使用培训,下午召开了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阶段性总结暨2023年工作推进会议。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全体人员、清城区20所试点学校项目的分管领导及学校录播室管理技术人员、华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和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上午的培训活动中,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赵延作了专题讲座《常态化录播系统使用指南》。授课专家围绕什么是常态化录播系统、常态化录播的操作指南、课堂注意事项等方面,结合操作示范,对常态化录播系统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专题讲座结束后,授课专家与参训教师进行了互动答疑,对常态化录播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赵延作了专题讲座
据悉,清城区教育局拟在2023年度投入约200万元用于学校录播室的建设。录播室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试点校将可以开展录课、直播课、线上听评课、互动教研、双师教学同步课堂等教学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数字化促进清城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天下午,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苏鉴主持召开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阶段性总结暨2023年工作推进会议。
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钟金航对2022年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在2022年,依托清城区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清城区组建了“种子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以名师为引领的研修共同体,打造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模式,联建共享一批优质的区域资源,初步探索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钟金航作工作总结
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负责人代表梁北招老师和张星稳老师分别汇报了项目推进进度及取得的成果。梁北招老师从构建团队、制定方案、开展培训、落实常规、总结提炼等方面汇报了“双师教学”提质行动任务的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效。张星稳老师汇报了人工智能助力“双减”提质任务的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效及2023年工作计划。
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梁北招老师作工作汇报
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星稳老师作工作汇报
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林淑珍老师对《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2023年工作计划》进行了解读。她指出,2023年将继续完善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工作的四大任务,加强推进双师、爱种子资源建设,丰富以名师、教研员为引领的资源建设,增加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的形式,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与评价,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成长评价体系。
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林淑珍老师作工作计划解读
试点区指导专家杜炫杰博士作了题为《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2023年应用推进建议》专题讲话。杜博士对2022年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结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师数字素养》等相关文件,强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2023年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在2023年将从平台优化、技术支持、教师培训、成果提炼等方面着力,为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再上新台阶保驾护航。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杜炫杰博士讲话
清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郑列国充分肯定了清城区项目负责人及试点学校在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2023年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认清形势,抓住契机,实现清城教师工作新跨越;二是要明确任务,瞄准重点,找准试点主攻新方向;三是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打造试点工作新样板。
清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郑列国讲话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今后工作的方向。下一阶段,清城区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清城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顺利有效实施,不断巩固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区成果,为全国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模式,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清城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