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清远市清城区于2025年1月至2月期间成功举办了“灵蛇献瑞 喜迎新春”春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清远市清城区委宣传部、清远市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清远市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清远市清城区文化馆承办,共青团清远市清城区委员会协办。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推出八大主题文化活动,覆盖全区多个街镇,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以文化惠民为宗旨,活动充分展现了清城区的民俗特色与精神风貌,为市民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新春文化盛宴。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系列活动以“灵蛇献瑞 喜迎新春”为主题,围绕传统文化传承、群众参与互动、非遗活态展示三大核心,精心策划了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游园互动、展览展演等多元化活动。活动自2025年1月10日启动,至2月14日圆满收官,历时36天,覆盖凤城广场、文化馆及多个基层文化分馆,累计举办线下活动13场次、线上展览1场次,吸引直接参与群众约2.3万人次,线上参展2000多人次,实现了“文化惠民、全民共享”的目标。
一、主要活动内容
1.文艺百村行活动:送文化下乡,惠及基层群众
活动于1月15日至17日分别在洲心街道、东城街道和石角镇举办大型文艺晚会。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专业艺术团队与基层文艺爱好者共同登台,表演歌舞、曲艺、综艺互动等多个节目。由我区文艺团队演出的广场舞《站在草原望北京》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充满活力的舞姿,展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蓬勃生机。
2.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搭建群众展示平台
1月10日至12日,在凤城广场连续三天开展“百姓舞台”活动,为全区30余支业余文艺团队提供展示平台。节目涵盖广场舞、合唱、器乐演奏等,由19支来自清城区的优秀文艺志愿团队倾情演绎,展现了群众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
3.迎新春·寒假培训班:传承非遗,培育文化新生力量
清远市清城区文化馆及八个分馆于1月至2月开设非遗面塑、硬笔书法、少儿口才艺术普及等课程,共招收学员300多人。在本馆培训的非遗面塑、硬笔书法两个培训班深受群众欢迎,课程结课时学员们均有非遗面塑作品,硬笔书法作品进行结课;而到分馆举办少儿口才艺术普及课程,则把精品课程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4.醒狮贺春与新春唱大戏:传统艺术焕发新魅力
大年初一上午,凤城广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醒狮表演,4头狮子以“采青献瑞”的绝技点燃了现场的热烈氛围。与此同时,“新春唱大戏”活动通过粤剧折子戏、曲艺联唱等节目,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5.粤艺游园与非遗庆新春:互动体验激发文化活力
春节当天,凤城广场设置猜灯谜、投篮、抛圈等传统游艺项目,发放奖品千余份,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同期举办的“非遗庆新春”活动,集中展演龙塘陶缸、背带绣花等20项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吸引家庭亲子参与体验,进一步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的距离。
6.贺新春·迎元宵非遗展:线上线下共赏文化瑰宝
清城区文化馆一楼综合展厅举办了非遗主题展览,通过图文形式展示清城区《陶器文化》,并同步推出线上展览。
二、活动亮点
1.线上线下融合,扩大文化辐射力
活动充分利云平台及公众号,突破地域限制。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观看我区省级非遗龙塘陶缸烧制技艺、市级非遗石角马头厂陶器制作技艺等组成的陶器文化展览。
2.非遗活态传承,彰显文化自信
活动通过非遗展演、培训、展览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无论是非遗集市的生动展示,还是非遗培训的广泛普及,其核心目标都是将我区的非遗项目全面推广,使其成为清城文化的一张崭新名片,进一步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群众深度参与,共建文化清城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基层文艺团队和群众的参与度,如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大部分节目由群众自编处导自演,成为了真正的“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
2025年清远市清城区“灵蛇献瑞 喜迎新春”系列活动以文化为纽带,凝聚了清城人民的情感,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魅力。未来,清远市清城区文化馆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为打造“幸福清城、文化强区”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