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空调热销,但随之而来的是有关空调的消费纠纷也日渐增多。今年入夏以来,清城区消委会共接到关于空调的消费投诉38宗,投诉热点主要涉及空调质量、安装维修等方面。为此,清城区消委会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多加注意。
【消费投诉实例】
(一)维修四次不制冷,要求更换却遭拒。市民李女士于2020年05月15日在清城区石角镇某家电商场以3300元购买了一台某品牌冷暖空调,李女士表示购买后15天内已出现故障,报修后维修人员前后上门维修了四次,但仍然存在开机数十分钟后停止制冷的情况,李女士多次要求更换,却遭到商家拒绝。
(二)谈好价格却变卦,百元安装费涨三倍。市民冯先生于2020年07月11日在清城区源潭镇某家电专卖店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空调,花费2100元,有相关的凭证。市民冯先生表示,由于其家里有一台旧的空调需要拆掉,故其和该店的销售人员口头谈好,安装费以及拆掉的费用一共100元。但安装完成,安装人员却表示需要收取市民300元的安装费。市民冯先生认为该店的销售人员故意欺骗,要求商家退货退款,遭到拒绝。
(三)空调维修遇“李鬼”,费用高昂质量差。市民陈女士因家中空调出现了不能制冷的情况,于7月21日通过某网站找了一个维修空调师傅。师傅上门检查之后告诉陈女士,外机压缩机损坏无法维修,需要更换方能使用。经协商,陈女士支付了2200元。但用了没几天,空调制冷又出问题。她再次拨打维修师傅的电话,却被告知,他们根本不是维修空调的,说陈女士打错了。陈女士在朋友的点拔下,通过该品牌空调官方网站联系到当地该办事处的电话,对方表示可以安排人员过来进行检测维修,如果是机器问题“三包”期内可以免费维修,如果是安装问题,需要重新有偿安装。陈女士非常懊恼,如果一开始就寻求正规渠道维修,也不至于被骗了2000多元。
【消费提醒】
清城区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维修家电时注意以下事项:
(一)购买空调环节。消费者应选择企业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售后服务好的产品,并在正规门店、品牌专卖店或正规网络运营商处进行购买。选购时,注意查看产品是否有3C认证标识,再查看产品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售后服务手册等资料是否齐全,明确“三包”期限和内容,并进行索证索票,妥善保管购物凭证。如与销售人员口头约定了安装费、高空作业费等费用,应在正规票据处列明清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空调验收环节。收货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先开箱验货再签收,否则出现问题的话无法界定消费者、销售方和物流三方的责任,难以为自己挽回损失。如果送货师傅拒绝开箱验货,消费者应拒收,并与商家进行积极沟通,寻求解决途径。
(三)空调安装、维修环节。一是慎重选择安装维修点,尽量选择品牌厂家的售后服务网点,或信誉好、技术过关、有专业资质和正规门面的维修店。二是提前问清安装、维修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收费情况,并要求开具正规票据。三是安装、维修人员上门时,注意查看其是否具有上岗证、维修资质证书和身份证明等资料。四是对维修更换配件的情况,要求维修人员在维修保养手册上予以记载,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清城区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当和经营者产生消费争议时,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是拨打12315、1234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向消委会、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三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四是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