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日前,2024年清城区第二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专题培训班开班,清城区委副书记廖剑锋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廖剑锋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汲取乡村运营的成功典范与宝贵经验,探索更多创新路径,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要强化政治站位与责任感。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视为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务必接好第一批工作队的“接力棒”,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一线,勇于担当,多作贡献。要明确工作重点与路径。多举措促增收,守牢防返贫底线,利用组团单位优势,打造好特色名片;要加强乡村振兴项目谋划,发挥重大平台载体辐射带动效应,培育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项目;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健全全环节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利用;要持续提升乡村运营水平,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发掘特色“卖点”,带动村民参与项目运营,实现“颜值”转“产值”。要落实工作责任与保障。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责任体系,强化组织协调,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要细化措施、分解任务、形成合力,职能部门要履行好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责,激发干部投身一线的积极性;要足额保障工作经费,关心干部工作生活,为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障。
据了解,2024年,清城区第二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已经全面进驻,平稳有序完成了第一、二批工作队“接力棒”的交接。其中,由市纪委监委牵头,与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处、市供销合作社、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中国移动清远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清远市分公司等单位组团派出的9名业务骨干组成市直单位干部帮扶工作队进驻飞来峡镇。同时,清城区还在区有关单位中遴选41名优秀干部进驻其他7个镇(街)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2021年以来,清城区吹响驻镇帮镇扶村号角,坚持“守底线防返贫、治撂荒强产业、育人才打品牌、保民生增福祉”的工作思路,凝聚帮扶合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答下可圈可点的乡村振兴“高分卷”。
活用“帮扶引擎”,筑牢防返贫“保障盾”。截至目前,各驻镇工作队引进的企业投资金额累计达21348万元,共建帮扶车间15个,吸纳就业1844人;组织开展消费帮扶展销会活动,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推介本地优质农特产品,社会消费帮扶金额超700万元,帮助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脱贫人口2104人;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帮助已脱贫人口实现就业人数234人。
活用“资源引擎”,奏响农村生活“幸福曲”。驻洲心街道工作队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在伦洲渡口码头堤围与停车场接壤处加建一条道路,实现人车分流,保障游客和村民出行安全。驻源潭镇工作队发动区税务局定向捐赠17万元,为大连村整修村道、增设路灯,满足43个村庄村民安全出入需求。驻石角镇工作队联系市歌舞团到马头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联系市家政学会开展就业咨询活动;联系广东筑宾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清远市幸福里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开展送医下乡、反诈宣讲等活动。
活用“产业引擎”,铺好乡村发展“致富路”。驻凤城街道工作队发挥帮扶单位清远联通资源优势,首创“通信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驻东城街道工作队盘活江埗村“马口道班地块”资源,引进农庄餐饮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7.2万元。驻横荷街道工作队推动大有村委会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了沙塘月景湾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沙塘村小组的村集体年固定收益递增。驻源潭镇工作队统筹各级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和组团帮扶单位捐款766.8万元,为源潭镇16个村(居)委会发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约76万元的集体收入。驻龙塘镇工作队组织广东科贸技术学院农技专家团队对安丰村红薯进行试验田实验,并大规模推广种植,通过村委农村合作社模式注册品牌,打造“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特色农产品。驻飞来峡镇工作队积极协调,推动投资约50万元的高塱村竹笋加工厂项目正式落地,2023年带动村民增收100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