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飞来峡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坚持安全和发展双统筹,持续推进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蓄势聚能、挖潜增效,全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一是全力完成清远港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建设,目前码头已初步具备运营生产能力,11月6日成功完成千吨首船靠泊试机,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二是大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清远市预制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建设,我镇承建园区内基础及配套设施,标段一整体施工进度约达88.84%,标段三总体施工进度约45%。三是着力实施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投资约2480万元对示范带沿线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打造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及预算编制工作。四是精准发力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清远鸡项目,天农清远麻鸡国家级原种场建设项目、天农清远麻鸡现代化种鸡场建设项目和清农清远麻鸡种鸡场建设项目均已完工并试行。五是扎实推进飞来峡工程涉及群众搬迁安置项目,有效解决飞来峡水利枢纽二三线船闸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目前安置区征地工作已完成约80%。
现代农业固本拓新。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4年,我镇完成春耕粮食生产任务共19090亩,完成率为100.47%,亩产322.8公斤,产量共6161.5吨;完成晚稻种植32101亩,完成率102%,亩产311公斤,产量共9980吨,全力保障农业基础地位,多举措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缩水。积极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按时按质完成部级复耕复种图斑面积共378亩,完成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共5220亩。二是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积极推进清城区2023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涉及我镇北潦、高塱、禾仓等9个村委,已于5月上旬竣工并通过验收。大力实施电排、电灌站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对辖区内的3座电排站及3座电灌站进行升级改造,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试运行。三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利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完成飞来壹品认养农业平台采购服务,推出“数字农业+线上认养+线下体验”模式,助推农特产品发展。四是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联合帮扶单位市供销社打造螺塘烘干厂和飞来峡供销社螺塘村助农服务中心,联合帮扶单位清远市烟草公司建设飞来峡镇高田粮油加工厂,借助帮扶资金扩建高塱村竹笋加工厂,有效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文旅农旅活力迸发。一是全力推进以“红色岁月、乡村返璞”为主题的飞来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围绕“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将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和周边景点串联成线,形成13公里红色文旅徒步精品线路,组织开展红色旅游路线徒步活动。二是因地制宜整合周边水利工程及教学实验场所、水利工程景观、库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倾力打造具备水利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北江荟,形成形成“两组基地+五大主题”服务格局,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个性化定制研学、亲子、团建等参观游玩路线,11月9日正式开业揭牌。
(二)统筹兼顾、谋深抓实,全力推动美丽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风貌建管并举。一是稳步推进高田圩美丽圩镇风貌提升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目前项目施工总进度约90%。二是着力促进飞来峡镇升平片区美丽圩镇风貌管控提升工程,投资约7970万元开展片区沿街风貌提升、外立面改造,同时包含休闲小广场、街区绿化等改造,补齐镇区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典型示范圩镇。目前项目施工方已进场。三是扎实推进飞来峡镇银英公路沿线农房改造提升、侨村环境修复提升等5个工程,总投资约1028万元,涵盖农房外立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节点提升改造等内容。四是全力推动飞来峡镇旱岗埔迳口塱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总投资约1023万元,全面提升村落风貌,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
典型镇村建设有序。一是加快推进典型镇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坚持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聚焦“1+4+7+9+N”的建设要求,着眼山水风光类特色镇的定位,打造以“飞来画卷,峡光胜景”为IP,衍生四大文旅品牌及产品体系,加快构建“1带1线2区”整体发展空间结构。目前,飞来峡典型镇建设已形成项目库,总投资14308.46万元,其中近期建设项目涵括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圩镇建设、绿化美化工程、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治理服务等内容,总投资5853.28万元。二是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实施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全镇累积已建成美丽乡村313个,其中包括特色村16个,示范村98个,整洁村199个,覆盖率为96.7%。2024年,飞来峡镇“和美乡村”创建任务数共29条,其中特色村2条,示范村18条,整洁村9条,创建工作预计2025年5月底前全面通过区级验收。
绿美生态成色更足。一是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强化统筹谋划,制定科学合理乡村绿化规划,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全镇计划种植苗木34113株,目前已种类各种苗木36618株,超额完成种植任务。同时建立健全苗木管护机制,加强新植树苗管护力度,提升乡村绿化质量,苗木成活率90%以上。二是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今年以来,完成森林质量精准化提升优化533亩,更新、造林及抚育1.8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3.8%,林地绿化率达98%,活立木蓄积量达129.97万方,年增长率达到6.0%。三是认真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除治竹蝗面积2600亩,松材线虫防治1700亩,清除疫木2350株,桉树虫害防治2600亩。今年以来,我镇没有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侵害,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100%。
(三)以人为本、为民惠民,全力促进社会事业全方位升级
公共服务蓬勃发展。一是推动江口片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扩建现有给水配水管网,新建9个自然村配水管网,满足江口片区约9100人日常生活用水,目前项目总体进度约30%。二是推进黄洞村移民就业促进计划项目,对黄洞村大坪、石角、连珠岗等3个村小组现有公共服务能力、滨江道路及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目前项目外立面、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人行道等正在有序推进,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完成95%。三是实施飞来峡镇卫生院江口院区业务用房改建工程,着力优化卫生医疗环境,目前项目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四是推动飞来峡镇水厂扩建工程,进一步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用水、企业生产以及清远港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清远市预制菜产业园和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等市、区、镇重点项目用水需要,目前已动工建设。五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完成辖区内41条乡道公路和248条村道公路共379.565公里道路的养护维修,完成1条村道公路0.936公里路面拓宽工程和3条村道公路共1.425公里路面硬底化工程。投资约977万元推进飞来峡镇人民政府至汕湛高速口沿线农村公路养护及绿道建设工程,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社会保障兜底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常态化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全力兜牢基本生活底线,切实开展低保、特困、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今年以来,完成民政对象入户2106户3438人次,开展临时救助18人次、大病救助4户家庭,救助金额共213714.08元,为1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全面升级改造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增设长者饭堂4个,为辖区内有需要的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城乡医保参保人数5314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680人。加强“三项工程”政策宣传、指引,有效提高创业就业率,今年以来新增吸纳本省劳动动力139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111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9人,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8人。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是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对辖区内工矿商贸、危化品、加油站等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检查,共出动人员350人次,检查企业111家次,发现隐患283处、重大事故隐患8项,已全部整改完成,发出执法文书86份。二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聚焦水利、自然资源、渔政、林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执法巡查325次,共计立案查处案件41宗,作出行政处罚案件共37宗,处罚涉及金额340363.61元。三是全力抓好防汛各项工作,及时调整综合应急队伍,做好防汛物资补充储备,落细落实汛前防汛检查,顺利应对接近百年一遇洪水,全镇共转移群众11267人,无人员伤亡。四是持续开展“拆违、破网、开窗、治电”消防专项整治行动,开设逃生窗44个,处理清理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电动车170辆,对停放消防通道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排查,共排查电动自行车约60台,共清理约60台。五是全力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排查23435间,排查率100%,存在隐患自建房364间,已销号326间,销号工作持续推进中,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六是完善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开设森林防灭火救援通道8公里,11个森林防灭火高位储蓄水池已投入使用,今年以来全镇无发生森林火灾。
社会治理更趋和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1+6+N”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截至目前,受理群众来信、网信、来访共72宗(初信初件59宗,重复件13宗),调处化解66宗,调处率为91.6%。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27个,人民调解员200名,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7宗,调解成功36宗,调解成功率97%,达成协议金额23.61万元。扎实推进“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一中心”管理“一张网”的组织作用,截至目前,网格员上报有效事件5468件,办结5468件,办结率达100%。探索实践“互联网+网格”基层治理模式,运用“智慧飞来峡”平台AI监测及时掌握镇区“人地事物”情况,推动“雪亮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全镇建立259个视频监控点位,728只高清摄像枪,在线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大力开展“扫黄打非”“防邪”等工作,持续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全力做好“治乱补短、全民反诈”工作,切实守好群众“钱袋子”。
(四)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全力提高政府建设现代化水平
强化使命担当。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政府工作首位,坚定不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全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要求党员干部坚决扛起“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责任,不断增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全力配合县委巡察组开展工作,切实抓好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
依法履职尽责。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职之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制宣传育民服务,塑建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形象。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广“粤系列”平台应用,不断提升办事效率,本年度“粤智助”政务服务机新增上线功能12项,办理各项业务14862宗。规范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主席团决议、决定,共办复代表建议提案28件。积极落实政务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发布政务信息36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化作风建设。持续夯实政府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纵深推进清廉飞来峡建设,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学习工作,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纠“四风”树新风,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监督检查和管理,层层传达压力,全面落实完善党的自我革命部署要求。加强对重要领域、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二、存在问题
当前,飞来峡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基础薄弱,全镇规上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仍受到用地规模、规划指标等因素制约;二是新农村亮点特色不足,村庄定位、共富路径有待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仍需努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稳执政、严作风,树立“正清风”新形象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引领,夯实执政基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继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遵守党的纪律贯穿于工作和生活之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抓好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和遏制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动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回潮。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聚焦谋转型、强服务,重塑“拼经济”新优势
高位推动“百千万工程”,坚持整体谋划镇域经济发展布局,依托“1+1+N”经济发展总体思路,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良好局面。强化文旅产业支撑配套,抓好基础配套及周边环境提升,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做好食品加工产业园区供水、供电、排污配套及道路基础设施等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确保土地出让工作顺利开展。提升主动对接和服务能力,结合农业大镇的总体定位,积极配合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园招商工作,推进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持续推进黑皮冬瓜、茶叶、乌鬃鹅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加快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洽谈,着力推动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禾仓村二期5.75MW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清远市清城区屠宰及冷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飞来峡镇“飞来壹品”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福峡湾项目等落地建设。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加快推进番瓜岭、黄洞、车坳三个建筑用花岗岩矿项目出让工作。积极抓住北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机遇,借助清远港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区域配套拓展产业链条,联动周边的空港物流城,致力打造飞来峡港产城高质量发展综合体,推动全镇经济提质增效。
(三)聚焦拓空间、提品质,激活“抓未来”新引擎
落细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构建“1带1线2区”发展格局。城乡基建“再发力”,立足扮靓飞来峡新风貌,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实施镇村形象提升行动,推动实施飞来峡镇银英公路沿线农房改造提升、侨村环境修复提升等5个工程,继续开展主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整治,优化提升形象风貌。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和飞来峡镇人民政府至汕湛高速口沿线农村公路养护及绿道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沿线道路,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全力实施飞来峡镇江口片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飞来峡镇江口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飞来峡高田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等,加快补齐基础配套短板。城镇功能“再升级”,坚持推动城镇多业态、多功能整体发展。推进飞来峡镇高田圩美丽圩镇风貌提升项目,瞄准“建设周边旅游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定位,充分活化利用高田圩原有历史建筑,结合周边红色文化和旅游景点,升格文旅融合IP,翻新打造国潮骑楼街、粒粒谷仓、夜经济主题体验街等旅游打卡点,点燃圩镇商贸业态活力。推动飞来峡镇升平片区美丽圩镇风貌管控提升工程建设,提升基础服务配套,形成主客共享格局,打造典型示范圩镇。
(四)聚焦固根本、立长远,打造“促共富”新样板
一是推促农业更强。持续稳固保供能,认真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区下达的冬种粮食生产任务、2025年粮食和油料作物目标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区下达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坚决扛起农业大镇担当。加深探索特色农业,深挖土地资源潜力,持续推广“水稻+”“林下经济”“特色经作”等优质高效产业模式,全力打好农业振兴“特色牌”。二是推促农村更好。持续深入推进典型村培育,以坳头村为示范,借助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辐射带动其他村(社区)稳步提升,不断夯实壮大乡村发展基础。三是推促农民更富。持续做强乡村产业,深入推进螺塘村委会村级供销助农服务中心、高塱村委会麻竹笋加工厂扩建项目、“再生稻+虾养殖”轮作项目等项目发展,优化资源利用多元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树立乡村运营理念,支持组建强村富民公司,推广集体入股、农户众筹、社会投资等共建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
(五)聚焦守底线、保平安,建强“防风险”新机制
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实行低保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劳动保障、残疾人帮扶、计生优质服务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持续深化平安建设,紧紧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完善“1+6+N”体系,不断健全“吹哨报到”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加大严打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性犯罪、“两抢一盗”、防养老诈骗等多发性犯罪,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细抓实禁毒工作,常态化开展吸毒人员“落地走访”“敲门行动”,强化动态管控政策,加大社会面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禁毒宣传氛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加油站、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加强消防、救援、防灾减灾等应急能力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