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风貌提升,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部分,是“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的基础。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飞来峡镇人大积极响应镇党委的号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凝心聚力助推农房风貌绽放新颜。
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其扎根基层、广泛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联合各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深入调研、倾听民声。代表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充分调研村民改造农房的意愿,认真倾听村民对于改善农房风貌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帮助制定农房改造“一户一策”设计方案,为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代表引领,典型示范。经过广泛动员,村民对农房风貌提升工程已有深入了解,但仍有部分村民心存顾虑,担心影响其日常生活。为此,人大代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头进行农房改造,打造了坳头沙一沙二村、北潦迳口塱及旱岗铺村等示范点,让村民亲眼看到改造后的成效,激发村民参与改造的热情。
凝心聚力,共筑新颜。在农房风貌改造推进过程中,人大代表注重发动群众的力量,联合村民自治组织,形成推进乡村风貌提升的巨大合力。同时,联合村(社区)干部、妇联干部、党员,带动组织村民在自家庭院“方寸间”深耕细作,建设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形成一道全民共赏的靓丽景观。“现在,我们村的房子漂亮了,还建了小花园,感觉生活在这里更加舒心了。”村民感慨地说。人大代表们的辛勤付出,不仅让农房风貌绽放出了新颜,更在群众心中种下了美好生活的种子。
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程以来,全镇已完成约216栋农房的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成功创建15户区级“美丽庭院”。这不仅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具体体现。未来,飞来峡镇人大将继续秉持初心,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