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一场由连江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联合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工匠学院开设的中医诊断与养生“八段锦”课程吸引了众多长者参与。课程以传统养生运动为载体,帮助老年人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动作简单又有效,还能认识新朋友,这样的活动特别适合我们!”参与活动的李奶奶说。
当老旧社区遇上“银发浪潮”,如何破题?清远洲心街道连江社区以“养老+”服务圈给出答案:家门口的长者饭堂飘出饭菜香,八段锦课堂里长者们动作舒展,银发楼栋长积极投身社区事务……该社区以“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升级行动正悄然改变着2000余名长者的生活。通过构建“15分钟享老服务圈”,这里正探索出一条老旧社区应对“银发浪潮”的创新路径。
完善基础服务 保障“老有所养”
作为以市直单位宿舍和单体楼为主的老旧社区,连江社区户籍人口5565人,其中中老年群体占比较大。面对老龄化与设施陈旧的双重挑战,社区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优化供给,打造“15分钟银发服务圈”,构建起“1 个群服务中心+ 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N个共享空间”的三级服务网络。
社区长者在连江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参加瑜伽课程。
党群服务中心为长者提供长寿金申请、长者饭堂代办、生存认证等政务服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内设舞蹈歌唱室、书画阅读室、康复理疗室等12个功能区,提供日间托管、陪医就诊、康复理疗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共享会客厅、连江苑、一米花园、平安驿站等成为长者党群议事、邻里社交、休闲娱乐的 “邻里空间”。
为解决“舌尖养老”难题,辖区内设有2个长者饭堂,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配餐点)和步步高肥妈长者饭堂(赢之城店)。采用“政府补贴一点、慈善捐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个人自付一点”的模式,为60岁以上长者提供阶梯式助餐服务,长者们纷纷称赞“不仅就餐方便,而且饭菜热乎又合口味”。
此外,社区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为符合条件的高龄残疾老人免费安装扶手、坐便器、淋浴椅等适老化设施,提升居家安全系数。
健全保障体系 助力“老有所依”
在连江社区“健康驿站”,洲心医院全科医生每月坐诊社区,提供血压血糖监测、慢病管理等服务,累计建立健康档案812份,方便老人随时查询自己的“健康履历”。
近年来,连江社区强化“老有所依”,除建立老人健康保障网络外,联合多部门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2024年至今提供20余次法律咨询与调解服务。此外,通过资源对接平台,邀请机关事业单位、商户企业、港澳侨胞加入“连江伙伴”,共同开展为老志愿服务项目,为辖区60岁以上的孤寡、独居、残疾长者提供各类暖心服务30余次,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暖心慰问、艾灸推拿等活动16次。
丰富“老有所乐” 构建文化养老生态
连江社区着力构建文化养老生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开展以“传承、致美、乐活”为主旨的“连江故事”系列活动,从老年人视角出发,挖掘社区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留存文化记忆。联动清远市老干大学、银发楼栋长、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社区博物节、口述史、社区历史故事采集、人物访谈等活动。
结合春节、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嘉年华、茶话会、音乐会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构建起长者满意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联合省职教城高校开设“银龄公益课堂”,举办长者春季公益班,提供中医诊断与养生、太极拳、手机摄影与视频剪辑、传统手工艺培训等课程,让长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62岁的吴阿姨常参加社区活动,她开心地表示:“社区不但有室内舞蹈室,还能在养老服务中心参加瑜伽唱歌等课程,和邻居们一起特别开心。”
激发“银发力量” 推动“老有所为”
在连江社区,退休干部担任的“楼栋长”正积极商议小区停车位设置,为改善楼栋安全管理出谋划策。近年来,该社区充分激发银龄群体活力,使其“老有所为”。
社区打造“银发楼栋长”队伍,召集威望高、觉悟高且善于管理沟通的长者,带头开展上门走访与 “四个万家” 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自2024年至今,协助走访185人次,参与处理小区容貌整治、矛盾纠纷、政策宣传等事务达130余次。同时,吸纳热心且身体较好、时间充裕的长者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参与“1小时社区义举计划”与民生实事推进工作。像在“1米花园”营建中,队员们踊跃认捐认种认养,将自家花卉捐出用于花园种植。
此外,动员善于思考、经验丰富的长者组成 “银发议事员”队伍,组织“逢四说事”“党群议事”等活动,与社区各方一同为治理建言。围绕“1米花园”共建及通道改造、独居长者关爱等问题,开展高质量商讨,开拓治理新思路。
社区还搭建“1日厅长”平台,借助辖区长者数量多、素质高的优势,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清单,引导有技能、兴趣的长者担任“1日厅长”,进行茶艺、书法、广场舞等技能展示与兴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