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随着反映问题的方式和渠道越发畅通,在处理群众反映的环境保护诉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需要更加科学和精准。
一、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将“一网通办”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整合环境信访渠道,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一套制度”管理模式,“信、访、网、电、微”实现一网通办,建立高效、便民的热线受理二级平台,平稳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微信小程序等渠道,保证人民群众可以用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反映环境诉求,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二是建立问题移交转办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的立即办理;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的,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强化监管一盘棋。三是建立24小时信访值班机制,保证全天24小时在岗在位值守,紧急信访案件值班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理,12个小时内回复,一般案件3至5个工作日办结,大幅提升办理时效性。
二、建立高效处理机制,快速反应保证处理时效
为有效处理环保举报投诉案件,及时回应投诉人诉求,洲心街道按照“四个一”(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到现场核查一次、与投诉人联系一次和建立一套管理台账)工作标准,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在接到群众投诉案件后,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立即就位,现场核查、走访群众、整改治理、信息采集、文字回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接到投诉案件后做好现场调查工作,详细掌握问题产生的由来和过程,同时根据现场核查情况提出整改方案,方案切中问题脉搏,措施有效可行,保证了投诉处理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对症下药督促企业整改,尽职尽责妥善处置投诉
近年来,环境保护投诉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占比较大,针对被投诉企业、施工项目证照、环保手续是否齐全、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等问题进行检查,对症下药。对于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洲心街道从严落实问题企业主体责任,责成问题企业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对责任人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其时刻紧绷法律这根弦,加强日常执法监督检查,动态掌握问题企业整改情况,确保存在问题整改到位,做到既要强化法律法规震慑,又要防止“一刀切”。
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主动化解环境突出问题
洲心街道在日常处理环境投诉处置过程中,深入问题企业和周边住宅楼调查,研究投诉中暴露出的环境问题,深挖问题根源,综合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对“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集中治理,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开展辖内餐饮店铺的专项排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动态管理清单,严查油烟净化设施不达标等油烟扰民问题。在高效处置群众投诉问题的同时,积极与投诉人及周边群众沟通,了解投诉人及群众诉求,展现主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