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清城区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2MB2D271533/2024-00123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清城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10-12
名称: 清城区:坚持“五良”融合 保障粮食安全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0-1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城区:坚持“五良”融合 保障粮食安全

发布日期:2024-10-12  浏览次数:-

  近年来,清城区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丝苗米扩面提质增效,大力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有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深耕“良田”,筑牢“沃土根基”

  清城区坚持耕地保护量质并重、用养结合,推动“粮田变良田”,为生产能力提升奠定牢固基础。一是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进行集中连片推进,新建与改造提升同步,因地制宜开展田间机耕路、灌溉设施、耕地质量提升与监测建设,建成“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改善农村土地散乱、地势不平、灌溉用水不便等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8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其中,源潭镇成功打造出2000亩连片农田,预估年产量可达75万斤,年产值高达560万。二是持续推动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各镇(街)选点建立至少一个连片300亩以上的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丝苗米产业“一镇一基地”“一镇一示范”的工作局面。今年以来,已成功建设源潭镇高桥片区、大挞-踵头片区、飞来峡镇潖江口片区3个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千亩示范片区和百亩高产攻关田。今年我区水稻播种面积约22.2万亩,其中丝苗米播种面积约16.3万亩,占比约73.42%,50亩以上连片规模经营的丝苗米面积约2万亩,已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1.5万亩目标任务。

  二、选育“良种”,激活“芯片动能”

  清城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好现代农业的“芯片”,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与质量。一是抓好“良种”选育。指导广大丝苗米种植农户、种植大户科学选用良种。根据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名单,结合品种的抗性、产量、田间长势,选取19香和南晶香占作为我区优质高产丝苗米的主导品种,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引进试种浓香型丝苗米华航香银针航天品种,为粮食单产提升提供种源支撑。二是抓好“良种”安全。聚焦关键节点,积极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抽检,规范农资经营行为,把牢种子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确保种子供应保障和质量安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农资检查56次,共出动165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79家,办理农药经营许可申请12件,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申请2件。

  三、践行“良法”,推行“新颖路径”

  清城区坚持科技赋能,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打造粮食生产好“丰”景。一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综合利用等生产“良法”,引导种植户通过标准化绿色种植、“订单式”加工来源和可溯源销售模式,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今年上半年,已全程开展统防统治的早稻面积超2万亩。二是推广社会化服务。聚焦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区级运营中心+镇级服务中心(站点)+村级托管员”三级托管服务体系,提供“耙田整地+谷种+育秧+施药+施肥+收割”等多环节或全托管服务,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土地托管服务平均一天作业面积可达300亩,降低作物生产成本每亩约40%。近两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23万亩以上,累计总产15.3万吨,粮食种植社会化服务面积累计达18.1万亩次。

  四、投入“良机”,加装“智慧马达”

  清城区全面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积极补齐植保、烘干两个环节短板,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生产“智慧化”。一是推动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建成清城区首个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集中育秧中心,拥有2条自动育秧流水线,日供应能满足750亩田地需求,每年可满足4500亩/次以上的育秧需求,实现秧苗精准培育;建成5个粮食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702吨,有效解决农户“看天晒粮”难题,保障粮食颗粒归仓。目前,清城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7.4万千瓦,农机装备总量接近1.75万台(套),农机2万台,水稻耕种收机械化达77.58%。二是培育农机服务中心。通过提供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土地托管服务、综合农事服务,为广大小农户解决“耕种难”问题,提升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能力。目前,全区共有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5家,各类农机24台。今年8月,由我区推荐的清远市农业投资集团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清远市振飞区域农机服务中心被评为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五、创建“良制”,提振“种粮信心”

  清城区坚持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强化农业金融支持,落实各项农业保险、农业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推动耕地整合流转。先后出台《清城区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实施细则》《清城区2023-2024年农村耕地整合流转奖补方案》《2024年清城区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2024年清城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挂点包片联系方案》等政策文件,安排约700万元财政资金,按照50元/亩的奖补标准,对积极推进土地整合利用工作的镇(街道)进行奖励,推动“小田”变“大田”,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业项目投资入驻提前做好“土地文章”。目前,全区耕地总面积约23.4万亩,累计整合流转面积21.59万亩,整合率达92.3%。二是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积极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全区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6万元,受益农户580户;累计投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超1500万,收益农户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