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城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着力打好“科学规划、严格建设、高效管理”三张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清城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83万亩,2023年改造提升的2000亩高标准农田已于今年6月通过清远市农业农村局验收。
一、因地制宜打好“规划牌”,科学规范设计
清城区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确保农田建设科学合理。一是科学规划明确方向。充分考虑我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专家论证和农民需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农田改造区域、改造提升内容,优化农田结构、提升农田品质,为农田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二是精细设计确保实用。清城区注重规划设计的精细化和实用性。充分考虑农田灌溉、排水、道路、防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对农田进行精准测量和规划,确保农田建设系统、完整。同时,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确保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质高效打好“建设牌”,严格施工标准
清城区坚持严守标准,确保农田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强化“建前、建中、建后”全过程管理,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农田建设的各技术指标、各环节都符合标准。二是引入先进施工技术。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机械化施工、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农田建设效率和质量;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靶向发力打好“管理牌”,提升运营效益
清城区注重加强农田的后期管理和运营,确保农田建设效益的最大化。一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清城区建立健全农田管理体系,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确保农田管理有序、高效、规范。强化农田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培训会议3次,培训各镇(街)业务人员70人次,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升农田管理水平,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清城区注重运用信息化管理,通过农田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田基础设施实现动态巡查、监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和应用,提高农田设施管护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