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广东省有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企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效益,2022年,清城区开启了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一、依托集体经济组织,推广宣传生产托管
针对清城区农户种植规模小且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缺失、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个体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清城区按照“加快三产融合、创新社会化服务载体”的思路,鼓励各农服组织积极与各地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密切合作,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统筹的作用,积极推广宣传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政策,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缺失和土地分散化、闲置化、细碎化造成农业收益低的问题为主攻方向,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围绕农业种植全产业链,创新提供“耕、种、防、收”全程菜单式托管服务,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产品产值保障机制,用规模化服务突破传统小农户家庭经营对地块和家庭的限制,逐步把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时,充实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运营收入。
二、建立服务主体名录,培育生产托管组织
清城区为了做好农业经营情况统计、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承接主体遴选、项目管理等工作,组织各镇(街)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名录建设工作,收集统计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服务主体信息,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经营、服务能力等情况。目前全区共有9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主要以粮食作物水稻生产托管为主,经济作物瓜果生产托管为辅,基本覆盖了生产托管的耕整地、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各环节。清城区以名录建设为契机,加强统筹协调,深入了解清城区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引导服务主体开展合作和联合,推动服务组织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推动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培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三、采取专业规划分析,开展确定适宜种植品种
区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主体以专业化的技术和服务,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分析,确定适宜的种植品种,提高耕地利用效率。2022年飞来峡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因地块的特殊性,前些年全年用于种植草坪的土地,耕作层大部分被破坏,土地相对贫瘠,且大部分的水利设备被损坏,部分耕地挖到深坑不平整,导致耕地难以耕作。根据土地实际情况,服务主体振飞公司积极与被托管方进行协商,并提出合理的种植建议,包括修复水利设施,增加土地有机质,选取合适的水稻品种,对于不太适合种植水稻的耕地建议改种其他农作物,此做法提高了耕地利用率,防止土地撂荒,也得到被托管方的高度认可,也为后期的种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积极引进人才和设备,提高生产托管效率
区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主体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壮大,多措并举,逐步提高生产托管效率。一是引进农业专业人才,服务公司振飞公司引进中国科学院农艺师,华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各生产环节,还聘请3位从事农业种植工作的乡土专家进田间管理工作,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管理到位,有效保障了水稻的健康成长,确保托管项目高效优质完成任务。二是购置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振飞公司近两年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玉米青储机等30多台(套)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完成2022年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振飞公司及时整合调用其他服务主体的3台拖拉机等生产设备,有效保证了1500亩水稻种植能在特定农时前完成旋耕整地工作。三是及时收割烘干,破解产销难题。振飞公司积极联系收购商,为被托管方解决销售难的问题,排忧解难。2022年6月清城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灾,对没有受洪水影响的全托管理项目,如清城区东城无人农场100亩水稻,该项目水稻为优质稻,振飞公司及时收割烘干,平均亩产超900斤/亩,售出1.6元/斤的好价格,比普通杂交稻高出0.2元/斤,大大提高了被托管方的经济效益。四是不断探索各种模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耕、种、管、收单环节、多环节及全托管服务有机结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2022年振飞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13万亩次,其中全托管服务面积达3700多亩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