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清城区飞来峡镇的水稻田在秋风中荡起层层波浪、绿油油的大豆田焕发着勃勃生机,清远麻鸡2个新配套系已推广应用、6家养殖单位入选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农村产权率先上线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
2022年是乡村振兴建设全面铺开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清城区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上,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用心用情抓好“三农”工作,获得丰硕成果。
撂荒地焕发新活力
累计复耕复种面积1.74万亩
10月9日,站在清城区飞来峡镇坳头村委会线鸡村的水稻田间,清远市茂清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茂清农业)总经理黎汉平与坳头村党支部书记郭崇初讨论着抽水灌溉的事。难以想象,面前连片近百亩的田地在今年8月底前,还是长着齐腰杂草的荒地。
“线鸡村是比较典型的空心村,现在全村仅剩一户人居住。因缺少劳动力,村前的田地已经被撂荒了。”郭崇初介绍,为了让撂荒地再次焕发活力,村委会通过派发“致村民一封信”、电话通知等多种形式统一村民意见,将撂荒耕地暂时收回集体后交由第三方公司开展托管服务。
在线鸡村对面的苍坑村,一百多亩的大豆田也进入了灌浆期。“果实很饱满,预计收成不错。”黎汉平一边检查大豆灌浆情况一边介绍,因受汛情影响,线鸡村和苍坑村两村的撂荒地退水较迟,他们的团队8月底才对两村的撂荒地开展打地、起垄、插秧、管理、收割等农业机械化一条龙全托管服务,因种植时间较迟,这次选种了80多天成熟的杂优早熟水稻品种,预计亩产量能达800斤,而大豆的亩产量能过600斤。水稻和大豆将在11月迎来丰收,届时可让复耕田每亩产值从零收入分别变为1300多元和2000多元。
据悉,2022年清城区下达飞来峡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共5200亩,涉及20个村(居)委会,截至8月15日,全镇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5254.41亩,完成率为101.05%。通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飞来峡镇辖区内多个荒山荒坡,摇身一变成了平平整整的农田地块。
飞来峡镇荒山荒坡的改变,只是清城区积极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的缩影。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为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今年,清城区多次组织召开2022年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会议,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持续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利用率。区直各单位和各镇(街道)签订了粮食生产责任状。市委常委、副市长、区委书记邱泽军,区委副书记、区长廖家杰签署了《区委书记、区长粮食生产工作督查令》,要求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各镇(街道)村(居)结合实际,通过宣传栏、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引导村民早谋划、早动手、多种粮、不撂荒。截至目前,共派发“致村民一封信”6万多份,悬挂横幅上千条。
为解决“种哪里、由谁种”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后,清城区指导各镇(街道)根据每个具备复耕条件的15亩以上连片撂荒耕地图斑制定具体复耕计划,对撂荒耕地进行分类耕种,提高农民收入,防止边复耕边撂荒现象发生。一方面对缺劳力、缺资金的农户提供种子、肥料等农资产品和农机服务。另一方面,对成片较大规模的撂荒耕地,引导鼓励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集体统筹整合,实现规模连片,统一耕种或对外流转。对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又拒不复耕的农户,在保持原有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村规民约、依法履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职能,将撂荒耕地暂时收回集体统一进行代耕代种或开展托管服务。
截至10月11日,清城区连片15亩以上可复耕撂荒耕地累计复耕复种面积1.74万亩,任务完成率达99%,其中夏种粮食面积约1.33万亩。
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
清远麻鸡2个新配套系已推广应用
作为清远市重点打造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清远麻鸡保种育种工作有哪些创新探索?清远麻鸡的创新成果应用推广情况如何?日前,记者从清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凤中凤清远麻鸡”配套系和“凤翔清远麻鸡”配套系已先后送到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性能测定并已推广应用,强力推动清远麻鸡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这是近年来,清城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目标,依托清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清远麻鸡种业创新,夯实清远鸡百亿产业基础取得的又一成果。
据悉,“凤翔清远麻鸡”配套系是清远市凤翔麻鸡发展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育的,而“凤中凤清远麻鸡”新配套系则由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农公司)培育。
“通过商业化育种的‘凤中凤清远麻鸡’新配套系的种源纯正,商品鸡的外观、体型、体重会更加均匀,抗病能力更强,肉鸡上市率会大大提升。”天农公司育种总监甘建伉表示,肉鸡“肉香嫩”“骨细脆”“皮黄滑”“味香浓”几个特征,品质会更好更稳定,养殖户养殖“凤中凤清远麻鸡”产品附加值更高。
据悉,清远麻鸡未经系统专门化选育前,生长周期特别长、群体体重均匀度差、性发育迟且不一致、繁殖力差,加上清远鸡供种形式单一,养殖方法科技含量低,养殖效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存在着诸多隐患,严重制约清远鸡产业化的高速发展。
天农公司建立了清远(麻)鸡良种保种与扩繁体系,利用清远(麻)鸡保种群内分个体,选育出11个专门化品系并进行闭锁选育,通过良种选育技术和现代分子数量遗传学选育出快慢羽品系和早熟品系,再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最优组合,最终培育出适合南方地区的“凤中凤清远麻鸡”配套系。每只肉鸡饲养成本相对地方优质鸡可减少1元,极大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清远市清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麻鸡种业)依托清城区资源禀赋与清远麻鸡种业发展传统优势为基础,持续坚持育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新品种的质量和市场占有量。“凤中凤清远麻鸡”配套系和“凤翔清远麻鸡”配套系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清远麻鸡育种技术的创新成果产能转化,反映了清远充分利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方面的创新成效,有力促进了畜禽种业的健康发展。清远市清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麻鸡种业)也在2021年4月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除了清远麻鸡2个新配套系已推广应用,近日,清城区农业农村局传来喜讯,清城区有6家养殖单位入选2022年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家养殖单位入选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
入选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之一的广东广生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固定的鸡蛋销售网点,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粤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兴哥生态月子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清远市清城区昌记养殖场等5家养殖单位也入选2022年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高桥猪场)和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禾仓种鸡场则入选了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率先上线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
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破损粮仓能为村集体产生多少效益?去年8月底,清城区石角镇七星村委会油北村民小组就通过石角镇资产交易中心,把一个破损粮仓拍出了12000元/年的价格,租赁年限20年,将为村集体增加20多万元的收入。
据悉,清城区着力构建农村资产资源交易信息化“三资”监管平台,覆盖全区114个村级交易点,覆盖率和联网率达100%。今年1-9月,清城区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申请交易立项421宗,成交286宗,成交金额3.42亿元,通过平台对交易的溢价作用,额外增加集体收入2911.3万元。
8月份以来,位于清城区石角镇的6宗商铺、厂房、土地等农村产权正式上线“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在网上面向全国正式开拍竞价。这是清城区首批实现“线上”交易的农村产权,也是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建成以来首批上线公开招拍的产权交易。
目前,清城区共有10宗农村产权通过“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在网上正式开拍竞价,其中3宗成交,成效显著,如9月29日位于清城区石角镇塘基村横南经济合作社“横石坳场地出租”项目通过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网准时进行线上竞价交易,经过激烈竞价,底价26000元最终增加到48900元,年租金溢价22900元,加价幅度88%。总竞价195次,超过2268次网络围观,大幅度的增值让村民受惠。
“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可以说是‘三资’监管平台的升级版。”清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上线交易,改变了现行比较普遍的“线下举牌竞投、田间塘头交易”的方式。竞投者通过微信小程序“粤农交”参与线上竞投,节约了时间和交通成本,提升了农村产权交易的服务水准和办事效率,扩大了产权交易信息公布范围,打破了过去信息公布的地区壁垒,吸引更多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竞价,规范了产权交易流程,实现全流程公开透明,方便了群众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
微信小程序“粤农交”创新实行网上竞投,实现“线上申请立项+线上立项审批+线上报名+远程竞价+线上确认交易结果”的数字化处理,真正做到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化、透明化、公开化。该平台还具有政策法规、新闻资讯、智能推送、交易公告、交易过程监管、数据分析、交易合同管理等功能。
一直以来,清城区高度重视农村资源资产盘活利用,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管理交易体系,推动农村产权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流动和配置,实现农村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村集体和农民增收。下一步,清城区将通过总结石角镇和洲心街道试运行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的经验,以点带面在全区推广,为全市乃至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推广运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清远清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