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清城区始终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为基本遵循,以维护粮食安全为主要任务,聚焦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工作,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
(一)提高粮食用种水平。一是积极推广突出高产、抗病、抗倒的水稻新品种,探索减少用种量的播种方式、育秧插秧栽培技术与模式,将南晶香占、十九香、美香占二号等优质丝苗米作为水稻主推品种,同时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引进试种华航香银针航天丝苗米品种,助力全区粮食产量提升。二是加快宜机常规稻品种的更新换代,集成推广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以及种肥同播等关键技术,建成水稻集中育秧中心2个,全年可服务农田面积1.5万亩,助力粮食产业提档升级。
(二)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推广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一喷多促、秸秆综合利用和机耕机播、机收减损等生产“良法”,引导种植户通过标准化绿色种植、“订单式”加工来源和可溯源销售模式,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全年组织免费为农户开展水稻全程统防统治面积超2万亩,将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三)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一是深入推进水稻机收减损行动,着力推进本地粮食精细收获;二是积极推广与粮食成熟度相匹配的收获手段,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加快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三是推进农机“以旧换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引导生产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提档升级。
全年累计补贴各类农业机械167台,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8.7%,对比上年提高1.12%。全年水稻机收平均损失率为2.64%,较去年3.27%下降0.63个百分点。
三、加强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
(一)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一是加大粮食烘干设备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烘干能力;二是加强水稻产后烘干中心的建设和提质扩容,提升烘干能力水平,积极推动烘干设备向节能环保型转型,加强烘干作业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粮食种植合作社建设集烘干、清杂、除尘于一体的产后服务中心,累计建成5个粮食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702吨,为种粮农户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促进粮食提质进档。
(二)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一是积极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宣传和培训,普及科学储粮知识,提高农户防治病虫鼠害技能。二是推广适用于农户的储粮新装具,引导农民开展科学储粮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减少农户家庭储粮损失。
(三)探索粮库仓储设施节约减损。一是大力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全面建成6.58万吨高标准绿色储粮仓库,积极推广应用控温、气调、“四合一”储粮、防霉抑菌和储粮生物药剂等先进技术,促进仓储降耗提质。二是积极推动“等级粮库”创建工作,强化粮库智能化建设监管,大力提升粮食仓储信息化水平。三是强化政府储备粮日常动态监管,政府储备粮综合损耗控制率为0.64%。
四、加强粮食运输和加工环节节约减损
(一)加强粮食运输环节节约减损。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保障运输安全。切实加强源头管控,要求粮食运输企业要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优化运输方式,减少粮食损耗,督促引导粮食运输企业加强转载卸载过程管理,减少货损货差。三是加强行业监管,科学调配运力,加强对粮食运输单位节约减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落实粮食运输应急运力全覆盖,为粮食安全运输保驾护航。四是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按照市委十大行动方案要求,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危旧桥升级改造5座、农村公路升级改造80多公里,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粮食运输条件。
(二)加工环节节约减损。一是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深入开展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广东好粮油”产品遴选,积极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走出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饮食误区,促进加工企业提高粮油出品率;同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粮油加工技术与装备,杜绝粮油过度加工。二是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鼓励企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饲料资源,建立精准的营养价值体系,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降低用粮添加比例。三是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动粮食资源综合利用,有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逐步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粮食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循环经济。
五、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
(一)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一是积极推行科学文明餐饮消费模式,深化“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引导餐饮企业主动提示适量点餐、减菜打包,倡导提供“半份菜”、“小盘菜”、“儿童餐”,鼓励消费者节约用餐。二是充分发挥媒体、消费者等社会监督作用,鼓励消费者通过12315服务热线反映举报餐饮服务经营者浪费行为。
(二)严格落实单位食堂和公务活动用餐管理。一是宣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引导广大单位干部职工严格落实各项反食品浪费措施,坚决杜绝浪费现象,建立食堂用餐制度,抓好机关食堂用餐节约。二是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监督,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接待、会议和培训用餐标准,执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三是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大力培育校园文化,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粮食节约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四是深入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加大合理膳食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食物营养、平衡膳食基本原则的认识,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杜绝浪费的饮食习惯。
(三)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一是持续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推动厨余垃圾有效分类收集。二是建设厨余垃圾分类投放体系和收运体系,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的投资运营。
六、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
(一)强化节粮舆论宣传。积极开展线上宣传,统筹媒体资源,打好政策解读、科普宣传、舆论监督等组合拳,持续掀起节粮减损宣传新热潮。在“清城发布”双微平台推送《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从“光盘行动”做起》《清远文明新十二条 你我共赴文明约》等相关推文34篇次;发布《文明用餐 节约粮食》《珍惜粮食 拒绝“剩”宴》等主题小视频3条;《今日清城》电视新闻栏目刊播相关新闻27条。同时,加强粮食安全舆情监测,及时排查网站平台涉粮食安全相关话题,发现相关舆情及时处置。
(二)持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主题宣传活动。结合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等,深入开展线下活动,加大节粮减损公益宣传力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世界粮食日等重要节点,清城区积极开展“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爱粮节粮 不负‘食’光——世界粮食日之五谷杂粮DIY手工画”“节约粮食,不负好‘食’光”等主题性活动230多场,参与人数约4000人次;积极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破除铺张浪费、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累计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约1467场次,参与人数达1.8万;通过在社区小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摆摊宣传的形式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宣传活动,活动惠及全区61个村(社区),不断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接下来,清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增强节粮减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健全和完善本级粮食节约相关配套制度,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合力抓好粮食节约减损工作,加快形成切实管好用好的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清远市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