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27536695266/2024-00070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4-12-02
名称: 乘“凤”破浪 改革赋能|“凤起大观”旧街区焕发新活力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0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乘“凤”破浪 改革赋能|“凤起大观”旧街区焕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4-12-02  浏览次数:-

        凤城街道大观社区创新打造“凤起大观”社区文化品牌,通过街区改造、业态升级、文化赋能、资产盘活、环境改善五维并举,不断深化“凤起大观”品牌文化内涵,推进旧街区焕发新活力,实现大观社区华丽蜕变。

凤城文化的现代演绎

        大观社区位于旧城商业中心地段,有南门街、城隍街、起凤里、塘仔边、桂香街、大观街、新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是旧城的繁华中心,是“凤文化”的起源地。随着岁月变迁,大观社区面临着商业中心转移的萧条和人口流失的挑战。如何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激活“凤文化”,融入商圈发展,让它重新焕发光彩,成为摆在社区实现长远发展面前的一道课题。凤城街道大观社区创新打造“凤起大观”社区文化品牌,通过深入挖掘凤城文化,将其融入品牌之中,让居民与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共同见证大观社区的华丽蜕变。

五维并进,焕发新生

       街区改造,旧城焕发新活力。近年来,凤城街道以传承和活化凤城文化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先后开展南门街凤文化起源地名城保护提升改造、“凤城寻印”历史文化打卡点建设以及朝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项目。在改造过程中,街道始终坚持延续城市文脉,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现存建筑及设施、居民状况、历史文化保护等内容进行再设计,注重保存旧城原有肌理和风貌,为老城区留住时代的记忆。


1.png

       业态升级,传统与新潮并存。大观社区积极鼓励居民将百年老屋在保留岭南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引入当地特色的传统美食,如九记牛杂、老街糖水等,同时加入现代新潮元素,如烘焙店、咖啡店,还有汉服、摄影、手工艺、潮流服饰、DIY首饰等等。联合凤城街道党建办创新开展“雁归计划”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组织大学生开展实地观摩5场,现共计有往届大学生创业小店15间,为社区注入新鲜血液。店铺规模也从2022年的6间扩大到现在的31间,真正将起凤里打造成为传统与新潮并存的特色商业街。

2.png

        文化赋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大观社区坚持文化赋能,举办“凤舞大观”主题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才艺展示等,吸引居民与游客广泛参与,成立居民文化团队,如“知音艺友会”“凤城粤剧社”。凤城粤剧社为传承岭南粤乐文化作出了显著贡献,在国家一级演员关青老师的指导下,该社举办了送戏进校园及少年儿童和家长到剧社体验戏曲文化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参加了“文艺彰显清城·我为祖国点赞”中山公园国庆演出,参加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戏曲原创作品展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2024年6月以来,社区共举办以“凤起大观”为主题的户外户内文化活动10场,服务群众400人次,参与群众5000人次。

3.png

       资产盘活,经济繁荣新引擎。凤城街道大力支持社区建设,与社区共同探索公租房改造提升新路径,截至目前已完成大观社区11间闲置公租房的改造提升,通过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起凤里的人流量由2022年的50人次/天增长到2024年的1500人次/天。将原工人文化宫改造建设为公共停车场并打造“凤礼”文创首店等休闲活动场所,有效解决城市广场商圈周边停车难问题,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社区经济稳步发展。

       环境改善,宜居宜业新家园。在南门街凤文化起源地名城保护提升改造中,辖区的五条街道实现了全覆盖,包括外立面、下水管网,地面硬底化、防盗网更换等等,通过“凤起大观”品牌的建设,大观社区同步打造了街角公园,“一米花园”由居民认领,实行管养,切实提升人居环境。除此之外,社区积极发动居民改造老旧房屋,在社区干部的努力与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昔日基础设施滞后的老旧社区正逐步蜕变为管理规范、干净有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幸福大观。

4.png

       凤鸣大观,共展宏图。“大观社区未来将继续深化“凤起大观”品牌文化内涵,深入探索“社区+高校”的合作模式,联合广东科贸艺术设计学院,打造有独特创意的文创产品。”大观社区书记表示,“同时,我们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利用多元化宣传渠道提高知名度,增强居民参与度,设计多样化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品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将大观社区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