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27536695266/2024-00062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4-11-01
名称: 以“1+2+N”织密基层群防共治网 汇聚基层治理“原动力”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1-0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以“1+2+N”织密基层群防共治网 汇聚基层治理“原动力”

发布日期:2024-11-01  浏览次数:-

       近年来,清城区凤城街道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基层民生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统筹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发挥多元主体治理优势,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以“1+2+N”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

       “1”个平台一体推进,“网格”治理新模式作用凸显。凤城街把“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与平安凤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将群众信访诉求受理中心、综合治理联动大队指挥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平台、智慧凤城综合治理指挥平台等职能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为群众打造“一站式”平安法治服务窗口。织密基层网格治理新体系,共建“一核多元”全要素综合网格111个,梳理网格化治理试点工作指引,整合“粤平安”“小白易查”“十字表”等网格数据,实时动态预警网格“弱信号”,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调处机制,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联防联控。

       “2”项支撑协同治理,合力增效解难题。凤城街抓好两项建设增强基层治理“主心骨”,构筑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氛围。一是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凝聚“一线哨兵”治理力量。凤城街近年来在城市商圈区域升级打造一批基层共治阵地,在朝阳里文化旅游街区牵头打造朝阳里综治服务站,联合市公安、交警等单位成立了朝阳里巡回综合治理队,由党员、居民、商户联合组建“凤城朝阳街坊”,围绕街区共治共商共议,有效解决小孩丢失、装修扬尘、下水道堵塞等各类问题约250件,街区有效警情和接收12345投诉数呈直线下降趋势。在学宫街南门警务室建设打造“平安驿站”“暖心花园”,为环卫工人、志愿服务者、快递小哥等免费提供服务并为民警和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调解空间,将基层社会治理延伸至街道的各个角落。二是以机制建新为依托,联防联治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街道整合应急值班人员和综合执法队员,在全市率先组建社会治理联动大队,以“常驻街面、动态调度、即时处置”为模式,有效应对一批火警处突、噪声污染、安全生产等民生实事。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联动大队及时捕捉各种弱信号的矛盾纠纷问题,分流非警务类警情2000余起,实现非警务警情平均受理时间3分钟,平均到场时间10分钟,从过去“坐等上门”向“主动发现”转变。

       “N”支队伍凝聚共治,多元共治促和谐解民忧。凤城街集聚多元力量,持续配强基层治理“N”支队伍,打造为民服务“邻友圈”。一是打造党员先锋队伍。凤城街着力织密党群干群“连心网”,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打造“阳光东门”“共富古城”“麻寺暖心田”“凤起大观”等一批社区党建品牌项目,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推动“大党委”成员单位主动融入社区,并依托小区广场议事厅,集结“懂政策、有能力、有威望、有热情”老党员,通过庭院会、唠家常等形式参与基层共治,当好群众“微管家”。二是打造睦邻服务队伍。针对辖区单体楼多、物业矛盾纠纷频发的情况,凤城街探索“驻点楼长+居民楼长”“双楼长制”居民楼宇治理模式,共发掘134名居民担任楼栋长,在雅悦花园、海港成等5个试点小区打造“凤城管家”,以党群议事方式共商共议小区物业矛盾纠纷,并依托社区党组织、小区物业、社会组织发掘培育40支志愿者团队,1164名居民志愿者,促进“社工+志愿”融合打造“共治圈”,以创建熟人社区凝聚社区治理合力。三是探索“两代表一委员”议事机制。凤城街充分调动社区“党员+人大代表”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相约梧桐下”基层立法议事、建议收集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协商办实事”活动,真正落实“倾听民声、为民解忧”的最后一公里。四是打造治安联防队伍。凤城街在全区率先试行社区民警进社区“两委”班子机制,按“一民两辅”配备组成“警务小分队”,联合社区党组织大力开展法律咨询、辖区巡逻等治安维护工作,为网格员做好前端调解提供有力保障。以清郊、古城、沙田、田龙4个村改社区作为试点,各组建1支由街道、派出所、社区治安联防队、老党员、老干部及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平安联防联治”队伍,定期深入社区网格走访、巡逻,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五是打造未成年人保护队伍。凤城街创新打造“小红花”未成年人保护项目,围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服务主线,联合多方力量形成“8+1”跟进模式,对一般青少年、边缘青少年、重点青少年逐步建立“三级预防”机制,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现已开展31个未成年人相关个案。创新成立妇联执委“帮帮团”,采取“走访大排查+关爱帮扶”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家庭建设、妇儿维权、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关爱帮扶等活动,已组织16名妇联执委爱心妈妈结对帮扶36名困难儿童,积极探索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模式。

(凤城街创新打造“小红花”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