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凤城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有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全区率先打造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试点,创新“三走四同”机制推动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创新“三呼三应”基层治理工作法获市委领导批示肯定,以“两化两员”模式成功化解加油站柴油泄漏安全隐患,获市委、区委领导批示表扬,田龙社区网格员获全区通报表扬。在全区率先打造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创新试行全市首例“非接触性”执法,着力破解基层执法取证难问题。在全市率先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全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专题调研现场会在凤城街召开,凤城矛盾纠纷化解经验获省、市、区领导肯定,今年成功调处时代车位问题、城市广场物业纠纷、海铂天空街、恒大林语墅等楼盘问题,人民调解员黄俊斌同志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朝阳里街区成功开业,并成立了全市首个朝阳里综治服务站,组建巡回综合治理队,强化街区社会治理,朝阳里街区有效警情和接收12345投诉数呈直线下降趋势。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工作位于全区前列。在清雅园小区创新探索老旧小区引入专业物业服务管理模式,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问题。大力开展改造提升,在松鹤西街打造“爱心斑马线”,增设11个“一米书屋”,助力打造2023年“风土清远生态消费”城市消费节日品牌,“yeah凤城 夜精彩”亮灯仪式在壹悦城成功举办,在壹悦城、南门街、城市广场、朝阳里举办了首场潮汕英歌舞盛宴、“潮young青年生活节”等活动,进一步集聚了人气,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人大履职,凤城街道人大工委被评为全市人大依法履职先进集体。大力推进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凤城街道荣获广东省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夯实思想政治根基,领航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一是抓好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400余场、专题党课活动500场,开展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3500人次,推动全街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二是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今年以来,共开展党工委理论中心学习组集体学习27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服务人次超4.1万人次。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2023年以来,共开展创文巩卫、安全生产等专项监督40余次;坚持常态化开展日常廉政谈话,开展日常廉政谈话88人次以及重点人员谈话23人次;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全街党员干部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增强党员拒腐防变的意识。四是探索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纵深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试点工作,强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推动28个社区建立110个网格党组织,并在雅悦花园、海港成等5个试点小区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推进党组织向居民小区延伸,在麻寺田社区、天湖社区设立“暖心驿站”,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同时,创新探索“三走四同”工作机制,结合“双报到”、“逢四说事”模式,带动人力、资源下沉街道社区,提升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效能。五是坚持党建引领人大履职,打造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以及大观、古城片区联络站,凤城街道人大工委被评为全市人大依法履职先进集体。
(二)多轮驱动蝶变创新,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提升。2023年1月-12月,凤城街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3亿元,同比增长4.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14.24%,同比增长27.40%;固定投资18.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总额49.71亿元,同比增长56.65%。同时,大力推进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凤城街道荣获广东省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二是聚焦项目建设激活市场动力。大力推进沙田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朝阳里增设125间可拆卸商铺,并结合“雁归计划”,出台朝阳里文化旅游街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共4名大学生进驻创业。三是构筑市民消费新场景。对南北门街、朝阳里、东门塘进行连片提升改造,改造区域面积达31万平方米,将朝阳里、南门街、城市广场及壹悦城商圈连片打造商业集聚区及精品旅游路线,增设11个“一米书屋”,举办“潮young青年生活节”“yeah凤城 夜精彩”、英歌舞等主题活动,推动消费场景提质升级。
(三)创新赋能基层治理,城市功能面貌提档升级
一是持续推进“两化两员”治理模式。今年以来,依托“智慧凤城”综合治理指挥平台累计巡查商铺门前三包、消防安全10万多间次,通过“粤平安”接报并处理各类网格事件共7000多件,排查出加油站柴油泄漏、非法存放燃气“黑点”、居民私拆承重墙、违法搭建等涉及较大安全隐患网格事件并迅速执法整治。今年共实施网格事件奖励7宗,区级奖励1宗,其中田龙加油站柴油泄漏事件获市、区认可和肯定,10月凤城街道创新“三呼三应”基层治理工作法获市委领导批示肯定。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消防事故,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重大不稳定因素事件。二是加强市容环境治理。2023年,共整治占道经营行为约20000宗,流动摊贩约25000宗,清理乱堆放物品70余车次,检查餐饮油烟700多宗,整治露天焚烧30宗、露天烧烤40余宗。在时代水岸小区率先开展居民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工作,在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综合评估中,四季度考核得分位于全区前列,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明显。三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清城区第一批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镇街,积极推动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从“有形硬件”规范化建设方面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落实。同时,创新试行全市首例“非接触性”执法,破解基层执法取证难问题,依托“清远粤执法”平台、综治云系统和“智慧凤城”综合治理指挥平台,通过非现场执法的云巡查功能开展线上执法巡查工作,通过视频监控功能实现对街面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实时感知,强化应急反映和处置能力。
(四)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协同持续增强
一是推进股份制改革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我街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量化工作整村推进(行政村)1个,村民小组一级完成17个,已超额完成本年度下达改革任务(10个村民小组)。二是牢牢抓好脱贫人口动态监测。截至12月,凤城街建档立卡稳定脱贫户22户37人,均已落实“八有”保障或最低生活保障指标。做好“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共计捐款金额约110000元,定向用于巩固脱贫乡村振兴工作、低保户、五保户、困境儿童、重残户、建档立卡户慰问金等工作。三是持续推进驻街帮扶工作。驻凤城街工作队借力帮扶单位清远联通公司行业优势,搭建清远市首个治理垃圾黑点智慧平台,并在清郊社区创新推出全区首个“通信合作社”,为乡村治理注入智治力量。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惠民便民服务日臻完善
一是全力保障就业形势稳定。今年以来,全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70人,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人,新增吸纳本省劳动力1000人。二是全面加强民生兜底保障。今年以来,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供养68户,新增特困供养对象25人,为20名困难家庭患者申请医疗救助金共计73.88万元,为68户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共计62.95万元。今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任务完成率达105.81%,全区排名第一。三是创新实施智慧养老综合服务项目。实现智能化设备入户、适老化改造入户、居家养老服务“三入户”,今年以来,共为53位特困户、低保户、失独家庭提供智慧养老服务。四是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成功举办“璀璨凤城”第二届公益项目创投大赛,11个项目获得资金资助。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全街30支志愿者团队,769名志愿者共开展社区志愿活动45次,服务群众超4500人次。五是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引入专业物业服务管理模式。选取清雅园小区作为试点,成功引进一家物业公司进驻清雅园开展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治安秩序管理、机动车停放、基础设施管养、环境卫生维护等问题。六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在飞来湖小学、海港城小区周边建设充电桩项目并打造口袋公园,完成了凤城街办沙田环境整治项目、凤城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清城区凤城街易涝点整治工程、清城区凤城街森林消防水池建设项目、清城区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修缮工程等项目,在松鹤西街路口打造“爱心斑马线”,进一步完善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六)统筹抓好基层治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今年以来,共检查“三小”场所4万多间次,已完成安全隐患整改约4600处;共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督导检查70余次,共检查重点场所180多家次,排查整治一般安全隐患90多项,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41项,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功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多宗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受到市、区领导多次通报表扬。今年以来,共处理初次信访事项227宗,均已办结,满意率为99.47%;共处理重复信访积案42宗,化解率为100%;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504宗,其中调解成功499宗,调解成功率达99.1%,成功调处时代车位问题、城市广场物业纠纷、海铂天空街、恒大林语墅等楼盘问题,调解员黄俊斌同志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三是持续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矫治教育。今年以来,凤城街“春风”工作站共对239名未成年人进行矫治教育,开展定期走访电访186人次,辖区内涉未成人违法犯罪案件大幅减少。四是扎实开展全民反诈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反诈宣传活动360场,拍摄接地气的反诈宣传视频35个,切实提升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有效压减电诈案件发案率。五是成功打造巡回综合治理试点。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组建朝阳里巡回综合治理队,对街区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治安秩序维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朝阳里片区社会治理实现从“乱”到“治”转变。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高效能治理,推动城市综合功能出新出彩。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化“红色管家”党建引领小区共治模式发展,打造一批党建示范阵地和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优化完善凤城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结合数字城管监控、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智慧凤城”平台、公安交警共享探头、执法记录仪等手段,探索开展“非接触性”执法模式。大力推进老旧街区改造提升,在颐园新村、汽修厂宿舍、智丰小区、凤宇新村等单体楼试行引入物业管理,探索解决单体楼管理难题,以提升“智慧指数”“安全指数”拉升群众“幸福指数”。
(二)紧扣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实施“一商圈、一中心、一街区、一山水”战略,巩固以万达广场、城市广场、壹悦城、宝银旺商业中心等原有四大商业综合体为基础的商圈经济发展,在松岗路原松岗客运站规划建设集市场、餐厅、停车于一体的综合停车楼,缓解周边商圈停车难问题,积极盘活沙田片区资源,在富篮农贸综合中心、沙田土特产批发中心打造水果、冷链、生鲜、干果、粮油等农产品集散地,串联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朝阳里文化美食街区、东门塘夜经济街区打造特色文旅精品街区,做活凤城“山水”经济,谋划发展滨江河水经济试点、飞水新村水经济项目,在笔架河沿线打造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相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城样板”。
(三)突出高质效保护,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出新出彩。精益求精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将古树名木日常巡查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执法检查内容,提升动态监测维护水平。用心用情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活化传承,讲好“凤城故事”,以“绣花”功夫打造提升历史文化打卡点位,引进英歌舞、粤剧曲艺、醒狮武术等非物质文化传统,以人文体验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四)立足高品质生活,推动社会民生保障出新出彩。深入实施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优抚、双拥等保障类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结合“双百社工”工作,分层分类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动态管理,积极发掘、培育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在沙田、田龙社区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污水管网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文化室等文化活动场所,持续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强化“1+6+N”工作体系强化矛盾调处化解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凤城,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凤城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