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旧小区增设娱乐场和健身器材、对内街巷背的雨污排水管网再改造……2021年以来,清城区东城街青云社区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来抓,集中整治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管理薄弱、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这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微实事做细做好。
一、老旧小区改造换新颜
1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青云社区的青云小区发现,这始建于1900年初的住宅区已经大变样。地面全部黑底化、重新铺设了人行道、消防通道和停车位也进行了再规划,道路两旁的榕树也更换为枫树。上午10时,青云社区宣传长廊特别热闹,跳舞、聊天、打牌、玩健身器材,街坊们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封阿姨就是宣传长廊的常客,这边广场舞刚结束,她就邀请朋友一起打乒乓球。
“现在小区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路面平坦了,休闲的场所也更大了。” 封阿姨说以宣传长廊为例,以前只是水泥地,只有几台健身器材,改造后,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地面重新铺设了地砖,还增加了几套石桌椅方便居民打牌,“我们生活在这里幸福感十足啊!”
在不远处的小公园里同样热闹。只要天气好,张阿姨她们几乎每天都来打卡,当天她们正在练习新学的扇舞。“以前这里的地面很破旧,又积水。但改造后都成我们的定点舞蹈场了。”说起东城街青云社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变化,张阿姨她们也是赞不绝口。
“我们在改造之前,坚持问计于民,按照群众的意愿去改造,所以群众的满意度非常高。”社区服务官、青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朱曼立介绍,青云小区是东城街道最具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之一,化粪池及建筑排水管堵塞、老化,生活环境差、污水管网规划滞后、路面破损、绿化缺失等问题常年困扰居民。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干部通过走访入户,与居民代表座谈等形式,广泛聆听群众意见,坚持“改什么群众说了算、怎么改群众出主意”。通过居民“点单”,最终确定项目改造方案,真正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20多年黄泥路终于硬底化
借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2021年青云社区还积极推进了东城街笔架北路23号印刷厂职工宿舍楼人行通道路段硬底化改造。“这里原本只有一条大概三米宽的黄泥路通过,两边都是菜地。” 朱曼立指着现在已经改造为停车场的场所介绍,多年以来清远市印刷厂职工宿舍楼前有块面积约为4800多平方米的空地出售后一直被闲置,人行通道路面坑洼不平,积水严重,雨天泥泞不堪,严重影响宿舍楼居民120多人的出行,给住户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前期,虽经青云社区多次协商,该地块建设单位对预留的人行通道作填土、拓宽处理,一定程度缓解了通行问题,但由于路面没硬底化造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为切实解决宿舍楼居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青云社区党总支部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协调沟通解决方案,在东城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为居民争取到了人行通道硬底化建设项目指标。近日,东城街笔架北路23号印刷厂职工宿舍楼人行通道路段硬底化工程正式铺设完成,彻底解决困扰该小区居民二十多年出行难的问题。
“去年我们完成了青云小区、笔架北路全段、东岗一路全程、基龙东单号范围、聚龙街范围的改造。” 朱曼立介绍,除了青云小区,青云社区大都是没有物业的老旧单体楼,都存在化粪池及建筑排水管堵塞、老化等问题,所以这次改造总投资约2000万元,对雨污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新建了雨水井、管道全面清淤、修复了化粪池,此外还增设壁灯照明、重建小区围墙、小区绿化景观改造、车位划线等。
下一步,青云社区还会对笔架北路30号单体楼、东皇花园等区域进行外立面改造、新增无障碍通道等改造,继续充分发挥网格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牢抓紧抓细抓好各项民生“微项目”,推动各项工作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