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清城区城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加强考核督导,严格压实有关单位责任
一是印发《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方案(2023-2025)》,对各镇街、区直单位和市驻区有关单位进行差异化评估,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充分发挥“以考促干,以考促建,以考促优”的作用。二是印发《清远市清城区2023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全面铺开中心城区示范创建工作,按序时进度推进我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印发《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部门责任清单》,要求“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进一步压实各有关部门的责任,确保全方位协同推进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四是根据《关于印发<清远市清城区2022年度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的工作要求,区分类办牵头对各镇街、区直有关单位和市驻区有关单位等合计61个单位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五是每季度定期召开清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清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六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机制。清城区城管局联合各镇街执法部门对七大生活垃圾产生源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2023年上半年共出动579人次、累计检查七大垃圾产生源场所404家次作出行政处罚7宗,罚没金额合计1545元。
二、提升设施体系,改善垃圾分类推行环境
(一)分类投放。一是督促各物业服务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目前我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持续推进清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东城、凤城)建设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在服务小区投建垃圾屋1座,垃圾分类亭50座,智能回收装置8个,四分类垃圾桶912个,宣传立牌100个,并已招聘50名督导员,常态化开展日常宣传、线下培训、桶边督导、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工作台账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居住区分类实效。三是实施清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洲心、横荷)创建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在服务小区投建垃圾分类亭3座,四分类垃圾桶340个,招聘20名督导员,并启动购买2台厨余垃圾收运车辆,目前该项目正有序开展。
(二)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一是建设科学合理的分类收集体系,在七大生活垃圾产生源投放了一批分类收集点。中心城区升级改造的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合计327个,其中具备遮雨功能的241个,具备照明功能的101个,具备洗手功能的42个,并设置了一批分类果皮箱、四分类桶等投放设施,满足群众的投放需求。二是建成10座垃圾中转站,日处理能力约1200吨,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在莲塘中转站升级改造家庭厨余垃圾预处理设施(处理量为9.8吨/日),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接收四街居民区的厨余垃圾进行调试,每天处理的家庭厨余垃圾约为1.5吨。三是实施清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厨余垃圾收运项目,优先收运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食堂和大型餐饮机构的厨余垃圾,目前已纳入厨余收运路线的点位为41个,累计收运厨余垃圾约为2663吨。四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厨余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的通知》,督促四街配备满足分类收集的垃圾桶及运输车辆,保障家庭厨余垃圾收运工作和预处理站的有效衔接。五是印发《清远市清城区2023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各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212家公共机构完成示范创建,创建率达80%以上。
(三)分类处理。一是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运处理情况。一方面在下廓中转站、东城环保驿站和铁塔公园建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暂存点,同时第三方服务企业在横荷设置大型分拣中心,目前已基本满足示范片区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暂存需求;另一方面与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固废处置企业分别签订收运协议,有效解决示范片区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去向问题。二是建立示范片区厨余垃圾收运体系试点。委托第三方服务企业每天派出厨余垃圾运输车辆统一将示范片区内试点的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食堂和大型餐饮机构产生的厨余垃圾收运至市级厨余垃圾协同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已纳入厨余收运路线的点位为41个,累计收运并处理厨余垃圾约2663吨。三是正式启用家庭厨余垃圾预处理站,目前每天处理四街的家庭厨余垃圾约为1.5吨。四是清城区现有危废经营单位9家,核准经营规模为33.65万吨/年,主要处理的危险废物种类为废树脂粉、废线路板、废蚀刻液等。
三、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分类
一是进一步推动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第二季度已结合清远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垃圾分类五进活动等主题组织开展3次全区范围统一主题的宣传活动,共计333场,并在羊城晚报、南方+、清城发布等主流媒体开展报道9次,在清城垃圾分类专属微信公众号发布11篇推文,在抖音号发布9条短视频,在微博发布9条资讯,在视频号发布9条短视频。二是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垃圾入户宣传,第二季度入户数为201382户,占建成区居民总户数的比例已达25%以上。三是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课堂教学,并且每月组织各学校开展校园知识普及和学校、家庭及社区互动实践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发动家庭,带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四、加强示范引领,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实效
一是将垃圾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清城区2023年“三会一课”全年学习计划和区、镇(街)两级党校培训课程,各级党组织已定期研究并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建立区三级常态化联动工作制度,上半年共开展2次三级联动活动和3次三级联动会议。三是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各基层党组织定期研究垃圾分类工作,并结合“双报到”机制、创文活动、敲门行动、“1+1”第一书记、党员干部逐户上门宣传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第二季度共开展有关活动共186场。四是各街道已印发辖区居民垃圾分类自治管理制度,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自治能力。五是各社区第二季度将垃圾分类议题纳入议事协商内容,构建多元共治、规范有序的垃圾分类治理新格局,推动居民分类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
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3年10月7日